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什麼是傳奇?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比如香港影壇的雙周一成、香港樂壇的四大天王,無論放在哪個時期去對比,都沒有人可以逾越,這就叫傳奇。
而單談粵語歌壇。
粵語專輯《跳不完·愛不完·唱不完》,當謂傳奇。
它打破了昔年由張學友創下的首張粵語專輯銷量紀錄,甫一發售,很快就沖破三十萬張銷量。
什麼叫燃?什麼叫爆?什麼叫紅?
這就是很多人喜歡去爭執和對比的「人氣」。
無雙無對。
郭富城天生屬于香港。
十九歲開始,他在無線舞蹈藝員培訓班練舞三年,而后轉入電視藝員班,畢業后被封「銀河十星」,然后開始了龍套歲月。
但在長達兩年多的時間里,一直沒有得到做主角的機會。
為什麼說他天生屬于香港呢?
1990年,一個機車廣告,令他突然在台灣爆紅,台灣的福隆傳媒迅速出手,將他簽到旗下,隨即連續三張唱片皆沖破百萬張銷量,其髮型、舞姿、樣貌和歌聲,皆成為了昔年最具標志性的符號。
而在1991年,香港電台就有人力排眾議,說郭富城雖然沒有發粵語唱片,但他仍然是香港歌手,進而授予其「最有前途新人金獎」。
當時間來到1992年,更搖身一變,成為四大天王之一。
這當真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所以有人說他,天生好命。
試想一下,昔年的香港歌壇,論唱跳有張立基、杜德偉和草蜢,論實力唱將有李克勤、黃凱芹和呂方,還有更早從台灣紅回香港的王杰,而「三劍客」已經幾乎徹底站穩了腳跟。
郭富城何德何能?
但當郭富城紅回香港,張立基轉而去往台灣發展,杜德偉的唱跳也不再引人注目,甚至在發行這張粵語唱片之前,郭富城就越過了前述各路資深歌手,以無可阻擋之勢,補齊了「四大天王」陣營的最后一角。
若有人覺得不公平,能夠理解。
然而除了郭富城,又有誰人,能夠與「三劍客」比肩?
因為這是來自外形、專業實力、唱片銷量和人氣的綜合選擇。
郭富城身高不出挑,但架不住相貌的俊逸無匹,唱功尚需打磨,但舞功一騎絕塵,再以三張普通話大碟皆破百萬張、普通話精選集在香港銷量破三十萬張,以及首張粵語專輯銷量破三十萬張,這就是一種煌煌大勢。
你可以不認,但不能不服。
說回專輯《跳不完·愛不完·唱不完》。
可能很多人,都沒能發現其中,隱含有一個天成的邏輯。
也即跳為先、愛跟隨、唱其后。
換句話說,回到粵語歌壇的郭富城,最顯著的標簽是「跳」,而在已不乏唱跳歌手的粵語歌壇,郭富城為何能夠一跳而「王」?
認真、執著與無盡揮灑的精神和體力。
如果盡閱過早年郭富城的現場表演,諸如「白衣版」《第四晚心情》、與草蜢斗舞、《愛你》的現場等等,一定會被震撼。
其舞蹈動作的復雜、精準與毫不惜力,可當得起「無與倫比」四個字。
甚至可以這樣說一句,從來沒有見過哪個歌手,將舞跳得如此認真、投入,同時又兼具優雅、精準和狂野、不羈等諸多特質、意趣在其中。
昔年尚未有舞台王者、亞洲舞王及東方舞台神話等諸多封號。
但只要他在台上,就是無雙王者。
這個事實,不可不見。
此時的郭富城,在「唱」上面有什麼特點?
如果說普通話歌曲,因其咬字的不標準,而令某些歌曲詮釋如張雨生所言,「這也是一種風格」,那麼回轉到粵語歌壇,這個情況就不存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清冽。
比如出自倫永亮之手的《第四晚心情》,在強節奏與躍動感之余,尤其吸引人的就是那種聽覺上的清冽感受,而這種特質,經《鐵幕誘惑》而至《純真傳說》,才完全消失。
換句話說,這種獨一無二的聽覺感受,足以彌補昔年唱功尚顯不足的短板。
個人來講,尤其喜歡其尾音演繹。
很有趣的是,同專輯還有另外一首倫永亮譜曲的原創歌曲,《我為何讓你走》,「仍然是這街中的四周,仍然是這夜晚空氣在浮,騎著電單車的黑皮褸,懷念你那雙手」,似乎又回轉到了普通話歌曲的「台腔」與溫柔。
郭富城將「剛柔并濟」詮釋得淋漓盡致。
所以似乎可以這麼說一句,與諸多一成不變的流行歌手相比,深情、憂郁或又溫柔,有極強可塑性的郭富城,實在是讓人驚喜。
當真是憑實力「炸街」。
另外幾首歌曲。
那首後來放在電影《千面天王》里面做主題曲的《you and me》,唱腔清冽而利落,流傳度相對較高,mv也拍得非常有趣,與楊采妮的合作也大致自彼時開始。
同屬快歌的《傾慕你》和《I'm On Fire》,較普通話快歌,更顯不羈和恣意。
而郭富城善于化用情緒的特點,仍然一以貫之。
故《霧里清風》和《我為你癡想》,則另有一種昂揚姿態,歌聲里有一種「人在天涯,天大地大」之感,甚或給人一種「豪情」感受。
余下幾首歌曲,也皆在水準之上。
如果一定要挑刺,那首《仍然掛念》似乎要略弱一分。
這當然也充分說明,音樂制作人的重要性。
任何人都不例外。
對郭富城而言。
這張粵語專輯,是一個新的開始。
而在往后的歲月里,更激烈的競逐已經等待其后了。
這也將帶來更多的探索與變化。
然傳奇之基,亦謂傳奇。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