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歷史上乾隆的兒子愛新覺羅·顒琰繼承了皇位。他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嘉慶皇帝,名愛新覺羅·顒琰,颙琰的「颙」字,取「仰」之意,「琰」即「美玉」,二者并在一起就是「承天之祐、美好如玉」之意。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乾隆對其給予厚望,加上他是乾隆最寵愛的令妃生的兒子,成為繼承人自然無可厚非。乾隆兒子眾多,永琪只是他眾多兒子的其中一個,雖然在劇中乾隆對永琪十分喜愛,但是隨著永琪的離宮,這種喜愛自然會漸漸淡忘。
永琪亦是如此,更何況作為孫子輩的綿億呢。 但是知畫可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她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當初一副天真無辜的模樣把永琪騙的團團轉,她能輕易離間永琪和小燕子之間的感情,亦能把永琪騙上她的床,要不是最后晴兒的提醒,可能大家永遠都看不出知畫的真面目。
知畫的心機之深乾隆想必心中都有數,他無法容忍用永琪的兒子待在這樣一個娘的身邊,如果綿億跟著知畫,勢必會受到其影響學到許多不正之風,說不定會被知畫鼓動有爭儲之心。于是乾隆才著急想把知畫嫁給蒙古王爺,永絕后患。 知畫可不傻,待在皇宮除了沒有丈夫,要錢有錢,要權有權,身旁還有個兒子傍身,閑來無事既可以去陪陪老佛爺,也可以去找紫薇嘮嘮嗑,而且自己家人也在這邊,隔三差五還能與家人見面,它不香嘛。
假如知畫真的嫁到了蒙古,那里民風刁悍,而且那里的習俗是假如丈夫死了還得繼續服侍他的兄弟或者兒子,向來高傲的知畫怎受的了這屈辱。況且蒙古的女子生性豪放,大大咧咧,知畫這種白蓮花是很難在那里生存的,她們可沒有小燕子那麼好說話。
更何況蒙古離自己的家鄉那麼遠,以后受委屈可真是無處哭訴,所以說知畫當然是死活都不愿意嫁到蒙古的。 亦有人覺得知畫不愿嫁給蒙古王爺是因為還愛著永琪,想為永琪守身如玉,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在知畫眼中,愛情是個什麼鬼,只有權力是最重要的,她愛的從來就是五阿哥這個頭銜,而不是永琪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