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舟曾這樣評價過李同光對任如意的情感:
念你想你的情都是真的,少年人的愛慕最是瘋狂,最是刻骨銘心。我還多多少少有點羨慕。
連寧遠舟都看得出,任如意怎會沒有感受到呢?
當布置給徒弟任務,李同光保證完成任務是這樣式的【君之所愿,吾之所行】。
當自己要跟寧遠舟走時,徒弟說【我等,等你厭煩了寧遠舟,等你一招手,無論天涯海角,我都會來到你身邊】。
朱衣衛白雀出身的任如意太懂了。
01
任如意是愛李同光的,這種愛是包括了母愛,師傅之愛,也許還有一些藏在內心深處無法言說的男女之愛。
在李同光12歲左右的時候,當時18歲的任如意,在昭節皇后的安排下,做了當時還叫鷲兒李同光的師傅。
就這樣,兩個孤苦無依,沒有自己姓名的兩個人,像家人一樣朝夕相處,在一起生活了5年。
任如意教鷲兒武功、做人的道理,所以鷲兒的性格、謀略、認知、武功以及不向困難低頭的倔強,都和任如意一模一樣。
他倆的關系已經遠超親姐弟之間的感情,任如意既是姐姐又是師傅也像母親。
隨著鷲兒的長大,他們之間是融合了親情、友情和愛情于一體,至死不渝難以割舍,說不清道不明的真摯情感。
更讓師傅任如意欣慰的是,自己不在鷲兒身邊的6年里,鷲兒憑借自己的智慧擁有了國姓,還生擒梧帝,被封為長慶侯,位高權重。
雖然外表涼薄,但心懷大義心懷溫暖,希望和平,希望老百姓不再受苦。
在任如意的心中,像自己徒弟這樣的男兒不就應該做一國之君嗎?
02
任如意更是信任李同光的。
作為一個頂級殺手,每次不設防地把后背給鷲兒擁抱。
她教出來的鷲兒她知道。
她知道李同光嫉妒寧遠舟,但不會背后使壞,在寧遠舟中毒后,李同光把解藥給了寧遠舟;還安葬了六道堂在戰場上戰死的戰士們。
她更知道李同光有更遠大的志向,那就是【可以手握權柄,位居首輔,結束諸國戰亂,令天下海晏河清】。
當任如意和李同光商議確定救梧帝撤退路線以后,李同光舍不得師傅跟寧遠舟一起撤離,就像小時候一樣從背后抱住任如意【你能不能別走……等我幾年,等我做了輔政大臣,我就把這世間最好的一切給你】。
任如意拒絕了,并教導李同光說等他遇到彼此喜歡的人,才知道什麼才是世間最好的東西,那才是你的宿愿。
李同光急切接過話【可你才是我一生的宿愿啊!】
聽到這句話,仿佛一聲驚雷,任如意眼里飽含著震驚的淚水,她知道鷲兒李同光對自己是男人對女人的心事,但萬萬沒想到竟然如此深厚。
就像李同光跟初月說的那樣,自己對任如意的喜歡,是喜歡到骨頭里的那種喜歡,喜歡到寧愿自己死了也要喜歡的喜歡。
03
可謂【死了也要愛】呀。
任如意怎不感動和感念呢?
所有的拒絕都是恨鐵不成鋼,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李同光能更好。
所以單刀挾持安帝,當著眾官員面,給朱衣衛眾人解藥,逼完安帝承認完錯誤。因為怕直接殺死安帝引來各國入侵連累百姓而留了他性命后,引眾多官兵圍剿。
在城樓上,故意讓長慶侯刺殺自己,自己跌下城樓,以自己生命替鷲兒李同光【洗清嫌疑,直上青云】。
如果這就不算愛?
在愛鷲兒李同光這件事情上,任如意絕對配享太廟。
就這樣,李同光憑借斬殺任如意成功上位安國侯掌管兵權。
而昏死的任如意被鄧恢帶走后不久后醒來,不想自己被押到小人安帝面前受刑,就逼鄧恢照著自己心臟插上一刀,如意死了。
但我總覺得如意沒死,鄧恢早就不滿安帝,肯定是救下如意,安排了一具假尸,化成任如意的模樣進行了火化。
鄧恢也答應和李同光聯手搞事業,估計會陷害二皇子,然后扶持幼小的三皇子上位吧!
聽說周一就可以超點了。
到時,大家一起來看大結局,一起來看如意再一次重生,以及李同光和留在安國的劉盈一起怎樣來結束諸國戰亂,令天下海晏河清的吧。
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