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于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文|粉豬君
編輯|粉豬君
«——【·前言·】——»
1990年上半年,周星馳的事業可謂是順風順水,2月份的《望夫成龍》,拿到了1370萬的票房,3月份的《一本漫畫闖天涯》,拿到了1510萬的票房,5月份的《咖喱辣椒》,拿到了1570萬的票房,可以說是一部比一部高,讓其逐漸坐穩了二線明星的位子。
然而到了下半年,他的事業卻急轉直下,6月份主演的《小偷阿星》,還有7月份主演的《師兄撞鬼》,不但沒有再創票房新高,反而還有下降的趨勢。
當時的香港影壇,其實并不缺少這種,看著要紅但最終沒有紅起來的演員,因此沒人對周星馳的這個情況放在心上,認為他也只不過是,夜空中一閃而過的流星罷了,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
就是這顆在天空中即將湮滅的流星,居然會在8月份震驚整個香港影壇,成為了夜空中最閃亮的那顆恒星,而改寫這顆「流星」命運的人,就是菩提老祖---劉鎮偉。
«——【·劉鎮偉的恐怖喜劇·】——»
劉鎮偉應該算是香港影壇,最擅長把恐怖與喜劇,相結合的導演之一了,他自從1987年出道做導演后,便接連三年推出了三部「猛鬼」系列,雖然票房都只是中規中矩,但這本就屬于是小投資的作品,所以利潤都是非常可觀。
但那時候的劉鎮偉,卻不甘于拍攝這樣的商業片,他也想學學好基友王家衛,拍攝出一部類似于《旺角卡門》那樣,叫好又叫座的電影,1989年的11月份,他就真的把這個想法付諸了行動。
帶著吳君如跟周星馳,這兩個以喜劇見長的演員,拍了一部嚴肅題材的《流氓差婆》,但結果卻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500多萬港幣的票房,連年度前50都沒進去,豆瓣6.3的評分,在周星馳的所有電影中,是排倒數第二的存在,估計在當年,也沒少挨影評界的罵。
好在劉鎮偉是一個比較想得開的人,既然自己沒有拍文藝片的命,那就還是回到老本行,拍攝拿手的恐怖喜劇吧,恰逢這時嘉禾找上了門來,說:咱們合作一下吧。
當時的香港影壇最擅長拍攝恐怖喜劇的,除了劉鎮偉外,恐怕就是嘉禾旗下的寶禾電影了,他們推出的《鬼打鬼》《僵尸先生》等片,比劉鎮偉的「猛鬼三部曲」影響力更大,但是嘉禾放著寶禾電影的班底不用,為什麼要找劉鎮偉合作呢,這還要從洪金寶身上說起。
他是寶禾電影的創始人,也是八十年代嘉禾的功臣,但因為分賬不均,于是便投靠到了新寶電影旗下,不過他明面上沒有跟嘉禾鬧掰,雖然自己不怎麼管理寶禾了,但仍然留了劉觀偉,林正英等一眾兄弟,在寶禾電影拍出了,《僵尸叔叔》《一眉道人》等作品。
然而到了1990年,劉觀偉,林正英這倆人也走了,跟著洪金寶為新寶電影拍攝了《鬼咬鬼》,寶禾電影中能堪大用的就剩下元奎了,只好讓他來拍攝一部恐怖喜劇,然而元奎之前導演的片子,基本上都是《皇家師姐》《飛龍猛將》這樣的動作片。
讓他來拍攝恐怖片實在是沒啥經驗,于是擅長這方面的劉鎮偉便被請了過來,執導出了嘉禾電影最后一部「僵尸經典」,《尸家重地》。
這部電影的劇情還是比較簡單的,講述幾個人在尋找寶藏的過程中,誤打誤撞的放出了秦始皇,然后再合力鏟除他的故事,劇情雖然簡單,不過劉鎮偉編寫的劇本卻是笑料十足,尤其是前半段的尋寶過程,不但情節有趣,而且對白也夠賤夠實際。
除了喜劇橋段豐富之外,本片的恐怖氣氛也是渲染到了極點,吳君如跟陳淑蘭下水遇到水鬼的這段戲,當年我看完嚇得都不敢上廁所,整整憋了一個晚上。
寶禾是擅長拍恐怖片的電影公司,劉鎮偉是最擅長拍恐怖片的導演,這強強聯手拍出的《尸家重地》,在外界看來肯定會收獲不俗的票房,但讓嘉禾萬萬沒想到的是,本片最終只拿到了499萬港幣的成績。
別說超過《僵尸先生》什麼的了,即便是跟劉鎮偉自己的《猛鬼系列》比,那也差了好多,然而此時的劉鎮偉,卻一點都沒有感覺到挫敗,因為《尸家重地》上映的這個檔期,他還有另一部電影,登陸了香港各大戲院,讓《尸家重地》的票房失利顯得微不足道。
這部作品不僅打破了香港電影,有史以來最高的票房記錄,并且還把成龍,周潤發雙雄爭霸的局面,扭轉成了「雙周一成」的三足鼎立,沒錯,這部電影的名字就是,《賭圣》。
«——【·賭圣的誕生·】——»
《賭圣》的誕生,還要從《尸家重地》說起,元奎跟劉鎮偉本來是不相識的,但電影拍攝過程中,兩人一來二去就熟了,對于劉鎮偉的編劇以及導演,元奎是非常佩服,感嘆他是個難得的人才。
恰巧這時候有人找他拍一部電影,于是元奎便在電影拍攝完畢后劉鎮偉說,我帶你去見一個人,談個項目,劉鎮偉問道:哪一位,元奎回答:吳思遠。
這個名字普通觀眾應該沒怎麼聽說過,畢竟他是幕后電影人,很少在台前露面,不過在當時的香港影壇來說,他卻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雖然比不上邵逸夫,鄒文懷這樣,開辟了一方天地的大神,但在獨立電影制片領域,吳思遠卻絕對當得上是第一人。
當年李小龍去世后,全香港都在找他的接班人,只有吳思遠慧眼識珠,投資拍攝了《笑拳怪招》《醉拳》,讓成龍一夜成名,後來成龍被羅維要走,吳思遠還挖掘了徐克,投資他拍攝了處女作《蝶變》,以及后面的《地獄無門》。
雖然兩部片子在是商業上不怎麼成功,但若沒有吳思遠的提拔,徐克也不可能在日后,成為香港影壇的一方豪杰,可以說吳思遠是很喜歡扶持新人的,而在這其中就包括元奎,剛出道的時候,他是洪家班的成員,因為做武術指導跟吳思遠結識。
1982年,他的首部導演處女作《龍之忍者》便是吳思遠投資的,當年還獲得了不錯的成績,讓元奎開始聲名鵲起,此后的一段日子里,他便跟吳思遠越走越近,期間還短暫的離開洪家班,跟著吳思遠去美國拍攝《血的游戲》,捧紅了尚格云頓。
雖然後來返港后元奎又回到了洪家班之中,但跟吳思遠的關系卻一直沒有斷,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他也會盡心盡力。
吳思遠這個人,之所以在香港影壇屹立多年不倒,主要原因就是他的敏銳夠嗅覺,同時又能另辟蹊徑。像當年捧紅成龍的時候,就沒有一味的跟風拍攝李小龍風格動作片,而是別出心裁的,同意了成龍把喜劇跟功夫相結合,掀起了功夫喜劇的風潮。
1989年,王晶依靠著《至尊無上》《賭神》,掀起了賭片風潮,吳思遠見此情況,自然也是想著撈上一筆,但他卻不想跟那兩部片子一樣,披著賭的外衣,講述一個江湖故事,要想在一眾跟拍影片中脫穎而出,那他就必須要有所創新。
這時候他想到了,當時大陸很火的特異功能,便思考著以此為切入點拍一部賭片,于是便找到了元奎,跟他商量具體實施的方案。
80年代氣功熱
對于元奎來說,武術指導他很在行,但是寫劇本就有些力不從心了,而且相對于《賭神》來說,他們還計劃在這部新片中多增添一些喜劇元素,那元奎更是無從下手,然后就回到前面說的他正好認識了劉鎮偉,于是《賭圣》由此誕生。
上期咱們說過,《咖喱辣椒》開拍之前,辣椒的人選首先定的是梁朝偉,非常巧的是,《賭圣》開拍之前,主角的人選也定的是梁朝偉,不過這不是吳思遠定的,而是嘉禾定的。
講到這里可能有觀眾會好奇,為什麼《賭圣》是思遠影業投資的,但嘉禾卻來干預選角呢,其實這個原因就在于,吳思遠的公司屬于獨立制片,沒有自己的電影院線,他拍出來的電影,只能選擇在別人院線上映。
像嘉禾,金公主,德寶都有自己的院線,院線為你的電影空出檔期拍片,為了能獲得好的上座率,自然是要干預影片拍攝的,而嘉禾選梁朝偉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當時的周星馳確實不如梁朝偉出名,可以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他的演藝之路都不如梁朝偉走得順。
當年兩人一起報考無線藝員訓練班,陪玩的梁朝偉考上了,而周星馳只能上夜間訓練班,後來梁朝偉成為「無線五虎」,周星馳只能跑龍套,當他有點名氣做兒童節目主持人時,梁朝偉已經進軍影壇擔當主角了。
直到90年代末,周星馳在影壇才稍微有了些名氣,然而這仍然無法跟梁朝偉想比,所以嘉禾在知道,吳思遠要拍《賭圣》的時候,便指名道姓的要梁朝偉來做主演,不過最終不知道什麼原因,或許是沒檔期,也或許是感覺劇本不合適,梁朝偉沒有接受邀請。
這讓劉鎮偉松一大口氣,因為他早就已經物色好了最佳人選,那就是曾經合作過兩次,但名聲不顯的周星馳,如果說萬梓良,李修賢是周星馳的伯樂,那麼劉鎮偉很明顯的就是周星馳的知音。
他那本就無厘頭氣質十足的劇本,讓周星馳來出演,簡直就是天設地造的一般,周星馳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克制自己的表演風格,而劉鎮偉的精彩段子,也終于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來一個接一個地抖落而出。
當然除了周星馳,別的演員表現也很出彩,女主角請來了張敏,《賭神》中她只是戲份不多的花瓶角色,到了這部《賭圣》里面,元奎憑借著過硬的武術指導能力,為她設計了多場打戲,讓人印象深刻,外加靚麗的外表,讓觀眾們永遠的記住了「綺夢」。
還有吳君如飾演的萍姐,本就跟周星馳合作了好多次,到了這部影片中,她充分發揮了拿手的搞怪本領,可以說活脫脫一個「女版周星馳」,而且在這部電影中,她第一次把周星馳稱作「星爺」,讓這個稱號得以流傳至今。
當然還有最不能忘卻的達叔,他那幾年跟周星馳合作了好幾部電視劇,《賭圣》上映幾個月前,兩人還合作了首部電影《龍鳳茶樓》,可以說他們是非常的熟了,不管是工作還是收工后,都經常在一起想點子、探討橋段。
在這部《賭圣》里面,吳孟達就專門為三叔這個角色,定制了一種特殊的病癥,那就是一被喊「三叔」就會身體抽搐,并給其取名為「先天性失控癥」,想到這個點子的第二天,他開車拉著周星馳去片場,問道:你聽說過「先天性失控癥」嗎?
或許是為了顯得自己不那麼挫,周星馳直接回到:聽說過,吳孟達直接就笑了,心想你聽說過個雞毛,這是我昨天晚上才想到的名字。
這部電影總體上來說,與當時的諸多賭片拉開了差異,這不僅在于特異功能與賭術的結合,而且還在于片中的主角不再是,周潤發那樣的威武大哥形象,而是一個接地氣的小人物,這讓觀眾們更容易代入其中。
外加那幾分鐘就讓觀眾們笑一次的段子,使得眾位主創對本片信心很大,雖然說沒敢想象超過《賭神》的票房,但拿個一千多萬應該是可以的,吳孟達跟周星馳,還提前去看了點映的午夜場。
«——【·橫掃影壇的賭圣·】——»
他們發現觀眾們的反應異常激烈,讓二人很是高興,預估票房或許能破兩千萬,但現實卻告訴二人,你們高興的太早了,《賭圣》是在8月18號上映的,6天之后的8月24號,周星馳就碰到了一位他最不想遇到的,但不得不碰到的人,那就是第一代「喜劇之王」,許冠文。
在李小龍去世之后,成龍,周潤發成名之前,許冠文是香港影壇的票房擔當,曾連續三年蟬聯香港影壇票房冠軍,尤其是76年的《半斤八兩》,比上一年的票房冠軍差不多翻了一倍,在整個香港電影史中,是增長幅度第二高的影片,可見其在當年的受歡迎程度。
雖然到了九十年代初,許冠文的票房號召力不如成龍,周潤發了,但比周星馳仍然要高一個層級,最關鍵的是,他把早已各自發展的,許冠英,許冠杰都喊了回來,拍攝出了《半斤八兩》的續作《新半斤八兩》,跟《賭圣》打擂台。
其實說打擂台都是高看了《賭圣》,因為按當時許冠文的咖位來說,他根本沒有把這個小兄弟看在眼里,而當時的觀眾以及業內人士,也都都沒有人會認為《賭圣》能跟《新半斤八兩》掰手腕,然而香港電影史上最大的奇跡,就在那個8月份正式上演了。
《新半斤八兩》最終拿到了2600萬港幣的票房,比當時暫列年度冠軍的《三人新世界》多了三百萬,成為了新的年度冠軍,但這個成績卻被《賭圣》輕松超過,而且這還沒完。
隨著影片的口碑發酵,無數觀眾涌進影院觀看《賭圣》,讓他的票房一路走高,先是超過了《賭神》的3600萬票房,成為了賭片領域的影史票房第一,接著又超過了《八星報喜》的3700萬票房,成為了整個香港所有類型電影中,毫無爭議的票房冠軍。
再然后更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賭圣》的票房居然繼續上漲,第一次把香港電影票房拉到了4000萬檔,直到33天后下映時,最終收報 4133 萬港幣,這個在大多數制片人眼中天文數字,居然被一家小公司實現了。
而且這部影片的男一號,居然還是當年才開始,有機會演男主角的周星馳,簡直可以說是創造了,香港影史上的又一個奇跡。從此之后的香港影壇,「喜劇之王」的稱號就開始姓周了。
周星馳的爆紅,最高興的是吳思遠,畢竟這是他主導的項目,投資不高,票房爆炸,利潤一千多萬是穩了,除此之外,第二高興的就是那些已經邀請周星馳參演,但還沒有上映的電影。
«——【·賭圣之后的作品·】——»
畢竟他們是在周星馳沒紅之前,用低片酬邀請他拍的戲,但現如今卻可以蹭一波熱度,一來一回相當于贏兩次啊,而在這其中,最先吃到紅利的,就是「四目道長」陳友導演的《無敵幸運星》。
《賭圣》剛離開大屏幕一周,9月27號,《無敵幸運星》就正式登陸了香港各大戲院,最終拿到了1891萬港幣的票房,位列當年票房榜的第十位,就咖位來說,這部電影可能還不如《咖喱辣椒》高。
但《咖喱辣椒》是在周星馳爆紅之前上映的,而《無敵幸運星》是在之后上映的,因此后者的票房反而要比前者高,當然,這部電影的質量也算是挺不錯的,劇情大致跟《情圣》相似。
就是兩個騙子想要騙取別人財產,但最終為了對付壞人,而走到一起的故事。
雖然本片不像《賭圣》一樣,有吳孟達這個黃金搭檔給周星馳搭戲,但陳友的裝腔作勢假正經,與周星馳的精靈古怪,也形成了絕妙對比,兩代喜劇高手的配合,也算是很有默契了,而其余演員也都相當出彩。
吳君如不必多說,演喜劇片那是一流,與周星馳搭戲簡直就是天造地設,而成奎安也在此時開始轉變風格,那傻里傻氣的角色定位,比《賭俠》還要來的更早,甚至于名氣不大的梅小惠 ,也與周星馳來了一段啞劇表演,其精彩程度,是我對本片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當然,也并不是每一部電影都能蹭上周星馳爆紅熱度的,十月份,還有另一部他的電影,與《無敵幸運星》同期上映,該片名字叫做《江湖最后一個大佬》,最終只拿到了500多萬港幣的票房,是這一年周星馳11部電影中,成績最差的一部。
這其中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本片之中他不是主角,雖然戲份不少,但角色刻畫的很一般,甚至可以說是可有可無,但這還是次要的,本片頂著周星馳的光環,仍然票房失利的第二個原因,就是作品風格與周星馳根本不搭。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英雄末路的故事,整體來說毫無喜劇色彩,最終還是以悲劇結尾,本來想著進入影院,再次對著周星馳哈哈大笑的觀眾們,看到一半就直接罵娘了,自然是不會推薦別人再去看的。
可以說,周星馳在爆紅之前,沒少拍這種與自己風格不搭的作品,不僅是《江湖最后一個大佬》,還有什麼《義膽群英》《捕風漢子》等片,也都是他所有作品中口碑比較差的代表,當時就有一個小胖子勸過他,拍戲的時候要好好挑選劇本。
雖然這個胖子本身就以拍爛片出名,但對周星馳來說卻是極為重要的人,他的名字就是--王晶。
«——【·周星馳再創輝煌·】——»
當時王晶正在藝能公司,籌備《驚天十二小時》,恰巧周星馳也在藝能拍攝《咖哩辣椒》,那時候王晶已經是,拍出了《賭神》的大導演了,因此二人一碰面,周星馳就說:以后可不可以合作。
王晶當然是不怎麼看得上周星馳的,畢竟那時候他拍電影,用的演員不是周潤發就是劉德華,不過出于禮貌,仍然回復說:可能會有機會的,但你最好別再拍那些,跟你風格不搭的戲了,要不然會害了你。
之后的王晶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飛到新加坡去拍《驚天十二小時》了,但電影才拍到一半,就接到了向華勝的電話,要他趕快回香港,看一部大家都沒有留意,但結果票房大爆的電影,而且主角還不怎麼出名,一個叫吳孟達,另一個叫周星馳。
回到香港之后,王晶就立刻沖進了電影院,觀看了這部惡搞他《賭神》,而拍出的《賭圣》,當一個半小時候后走出電影院的時候,王晶是徹底服了,沒想到幾個月前還對人家愛答不理,現在人家居然已經讓自己高攀不起了。
向華勝詢問王晶對于《賭圣》的感受,為什麼本片會如此大賣,王晶回復到,這部電影的笑點一般,票房大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周星馳,他的個人魅力是《賭圣》成功的主因,讓那些很一般的笑料,通過周星馳演繹出來,有了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可以說他的個人魅力之強,已經不遜色于周潤發與成龍了,向華勝聽完分析后,立刻就作出了一個決定,用劉德華、周星馳雙主角,打通《賭神》《賭圣》宇宙,開拍《賭俠》。
1990年10月9號,被永盛寄予厚望的《賭俠》正式開鏡,第一次跟周星馳合作,對于王晶來說是非常新鮮的,用他的原話來說,就像一個騎師得到了一匹馬王的策騎權,必然用心操練,令馬王達到高峰。
當然,王晶不僅僅是騎馬,而且還很尊重馬的意見,他在個人自傳中說過,當時的周星馳創作力很是旺盛,天天拿著劇本找他討論,有的連他也贊好不已,就這樣,兩個才華橫溢的電影人,共同鑄就了這樣一部,極盡搞怪之能事的影片。
劇本寫的好很重要,而演員的表演也同樣不可忽視,最關鍵的是,王晶也跟劉鎮偉一般,不限制周星馳發揮的空間,讓他盡情施展自己的表演風格,不管是對著攝影機吃面,還是「失戀」時提著水壺唱歌。
亦或者是與女神親熱時手撕床單,拎著馬桶塞當雙節棍,都成為了周星馳無厘頭式表演的高光時刻,也正是如此盡情的發揮,讓周星馳在面對早已成名的劉德華時,才能夠不落下風,甚至于都能穩壓一頭。
雖然劉德華在影片中的發揮也非常精彩,不論是坐在賭場上處亂不驚,還是打起架來既帥又狠,亦或者是發起騷來的樣子,都完全對得起一線演員的定位,但沒辦法,誰讓他碰到的是周星馳,一位即將與成龍,周潤發齊名的頂級演員。
可以說永盛電影對《賭俠》是期望巨大,畢竟劉德華早就已經成名,周星馳還是當紅炸子雞,導演王晶更是商業片之王,外加吳孟達與張敏,還有上一屆港姐陳法蓉,集齊了賣座電影的所有要素,因此向華勝不惜耗費四百萬的宣傳費,來為其打響名氣。
在這樣巨大的宣傳攻勢之下,各路競爭對手紛紛退避三舍,基本上沒有別的影片,想要在圣誕檔期跟《賭俠》交鋒只有一部劇情片,可能是仗著老闆敢砸錢,參演的明星多,居然上映了,結果被碾壓成了炮灰。
非常巧的,那部電影也有劉德華參演,不過該片要下期再講,猜到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里打出來。
《賭俠》從12月13號上映后,一直到放到了隔年的2月2號才下映,足足52天的檔期,在當時來說算是超長了,或許永盛是憋著勁想超越《賭圣》的緣故吧。
不過可惜的是,《賭俠》的票房最終定格在了4042萬港幣,比《賭圣》少了不到100萬,位列年度票房榜的第二位,但總的來說也算是大賣了。
«——【·結語·】——»
從年頭的《望夫成龍》,第一次做男主角開始,到年尾的《賭俠》結束,周星馳,拿到了年度票房榜前十中的三個名次,這成長速度真可以說是迅猛,毫無疑問,他現在已經穩居一線影星之列。
但在觀眾們看來,他跟成龍,周潤發比,還是要差上不少的,畢竟那兩位都是香港影壇,久經沙場的老前輩了,不過轉眼就是新的一年,成龍,周潤發兩位巨星的影片,都要在春節檔上映了,作為后輩的周星馳,也跟王晶倉促趕出來了一部作品,放到了春節檔同台競技。
但是他真的能跟這兩位前輩硬碰硬嗎?,而成龍,周潤發又能否擊退,這位躍躍欲試的后起之秀,更多精彩,盡在香港電影風云之1991,今天的節目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