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昭表面忠心,實際上和梧帝是有一些私人恩怨的,作為御前侍衛,他瞞過了所有人,就連寧遠州都認為他忠心太過,其實不然。他愿意和寧遠州到安國去拯救梧帝,就是為了給六道堂洗清罵名,梧帝生命垂危之時,他說過梧帝不能如今死,在雪冤詔拿到手的時候,也是他差點殺了梧帝。
梧帝貪功冒進聽信宦官之言,導致梧國上萬將士的死亡,面對如此情況,梧帝不思悔改,明知六道堂天道的兄弟是為救他而死,卻拿他們身后名作為威脅讓寧遠州等人救自己,這樣的帝王錢昭不愿意忠于他,錢昭想給同父異母的弟弟柴明報仇,一路來把仇恨埋在心底,直到寧遠州回到安國,他有了對梧帝動手的機會。
北磐入侵,梧帝坐鎮合縣,為家國大義,錢昭沒有立刻殺了梧帝,他知道在戰火紛飛的時候,合縣必須要有人守著,梧國也要有主心骨,若是梧帝死了,梧國皇位更迭恐又是一場腥風血雨,本想處理好北磐之事在為天道兄弟報仇,可惜錢昭再也沒有這個機會。
在北磐入侵的時候,錢昭為救梧帝殉國了,此時梧帝已心生悔意,對錢昭承諾:「我會隨你一同前去黃泉,親自向你那幫兄弟們道歉。」
只是此時的錢昭已經不想要他的命了。
「楊行遠,你死得起嗎?我之前想殺你,是為了天道的兄弟們和五萬大梧英靈,我現在不殺你,是為了千千萬萬,安梧兩國的百姓,你是一國之君,就盡好你一國之君的本分。」
梧帝不算一個好帝王,寧遠州都知道,在治理國家方面,無論是章崧還是丹陽王都遠在他之上,寧遠州救他也不過是受章崧所托,他對朝堂上爾虞我詐,對梧帝早就失去了信心,失去了這樣一個昏君,對梧國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在梧國做人質的日子,梧帝想明白了不少,一開始或許還以自己的性命為重,到了后期他卻幡然醒悟,能夠提前寫下雪冤詔,無論寧遠州等人是否能把他救出去,六道堂兄弟都能得以正名,放下兩國之間的恩怨奔赴合縣共抗北磐,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梧國最好不要江山易主,況且錢昭也不能保證,新上位的君王能否不顧一切抗擊北磐,為了兩國百姓著想,讓楊行遠活著是最好的選擇。
為私情錢昭要殺梧帝,為大義放過了他,在錢昭心中,家國大義從來都是凌駕于自己仇恨之上的,最終他也如柴明一般,為護梧帝而死。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