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念關山》的大結局中,一個意想不到的舉動由二皇子發起,卻顛覆了所有人的命運。
被貶天門關的二皇子認為自己再也無法返回皇城,于是與北磐人勾結,策劃謀反。然而,諷刺的是,就在二皇子剛剛為北磐打開城門的時候,他卻收到了安帝封他為太子的消息。二皇子喜出望外,卻來不及關閉城門。
北磐人趁勢而入,對安國和梧國發動了致命的攻勢,使兩國都面臨亡國的危機。這場和北磐的惡戰異常慘烈,導致了《一念關山》大結局的悲慘超乎想象,包含5次反轉和9人的犧牲,其中初月最為悲情,而蕭妍的結局最為意外。
在這場混亂的戰斗中,錢昭和孫朗戰死。原本,錢昭計劃親手殺死梧帝,因為梧帝的昏庸導致眾多將士的犧牲,甚至連錢昭的弟弟也死在了戰場上。然而,當錢昭看到前方烽火燃起,緊急軍情出現時,他放下了個人恩怨,決定放過梧帝。他知道,北磐的入侵需要梧帝的領導,不能讓梧國發生內亂。
在關鍵時刻,錢昭展現出了他的大局觀。梧帝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親自上戰場為自己的過失贖罪。然而,錢昭原本計劃殺死梧帝的舉動,最終為了保護梧帝而被北磐人所殺。
這讓錢昭成為六道堂小分隊中第一個下線的人。
在另一方面,十三為了報仇,取得了北磐首領右賢王的首級,初戰告捷。然而,喜悅之余,孫朗卻笑著倒下了。之前并肩作戰的兩人,卻再也沒有機會一同戰斗。于十三淚流不止,失去了兩位好兄弟,他已做好了最壞的準備。為了保護年幼的元祿,十三將他派去安國都城送軍報,然而這善意的舉動最終成為了元祿的催命符。
元祿成為了楊盈的白月光。為了趕路去報信,元祿勞累過度,卻拼著最后一口氣到達慶國公府。
得知北磐入侵的消息后,李同光闖宮去見安帝,卻被安帝囚禁。這是《一念關山》大結局的第一次反轉。
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二皇子封鎖消息,不讓安帝知道軍情,而安帝則裝聾作啞。反而想利用戰爭樹立自己的威望,安帝的反應出人意料。他打算將幾座城池送給北磐,與北磐做交易,然后讓北磐假裝敗給他,成為英勇御敵的明君。這賣國求榮的舉動讓元祿的生命成為了代價。
元祿為了報信用命,最終換來了安帝的賣國行為。他死在了楊盈的懷中,終于在生命最后一刻向楊盈表白。雖然早就喜歡上了楊盈,但因短命而不敢說出心意。在臨終時,元祿終于說出了心里話,沒有給自己留下遺憾。
楊盈為元祿穿上素衣,嫁給了李同光后,雖然與李同光相敬如賓,但她心中始終保留著對元祿的思念。元祿成了楊盈永遠的白月光,有的人,一生中遇到了就是誰也替代不了。
安帝派初國公去迎戰,卻不給足兵器和糧草,明顯是要讓初國公送死。
為了自救,初月偷帶走了李同光,展開合作。然而,李同光卻在這個機會中嶄露頭角,成功上位。
安帝封二皇子為太子的大典上,寧遠舟和任如意逼迫安帝發兵對付北磐。在為震懾安帝的過程中,任如意當場刺殺了二皇子。二皇子被鄧恢掐死,成為通敵叛國者的下場。李同光趁亂拿下了寧遠舟和任如意,假裝救駕,實際上是上位。安帝被李同光的侍衛刺殺,李同光傳假詔,自稱安帝輔佐三皇子登基,成功成為攝政王,這是《一念關山》大結局的第二次反轉。
李同光上位后的第一件事是娶任如意,展現了對師父的執念。他竟然給任如意下藥,強行與她洞房。寧遠舟和任如意搶婚,在李同光出兵之前急于滿足自己的愿望。亂世中,李同光變得更加瘋魔。
在《一念關山》大結局的第三次反轉中,任如意扔掉的婚服被楊盈撿起穿上,標志著新的變數。楊盈手持梧國國書,表達了梧帝希望與安國聯手抵御敵人的意愿。李同光理應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于是兩國決定和親,成為最佳選擇。李同光得到了梧國的支持,可以合法地成為安國的攝政王,而楊盈也可以實現自己的野心,提高地位。
李同光和楊盈的婚姻實際上是合適的。兩人有著相似的艱難背景,都懷揣著野心,本質上屬于同一類人。更重要的是,這場聯姻可以換取兩國的和平。在家國興亡之際,個人的幸福是可以犧牲的,這展現了楊盈令人欽佩的大局觀。梧國皇后蕭妍同樣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然而,在《一念關山》大結局的第四次反轉中,英王趁亂謀害丹陽王,試圖篡位為皇帝。幸運的是,寧遠舟和任如意敏銳地發現了英王的陰謀,避免了一場宮廷政變。英王因謀逆罪被誅殺,丹陽王繼位,但援軍遲遲未到,鄧恢、于十三和寧遠舟相繼戰死。
李同光在戰略上的錯誤決定導致了慘重的傷亡,而他的優柔寡斷和魯莽行為更加惡化了局勢。鄧恢為保護李同光而犧牲,初月和于十三也在戰斗中分別犧牲。于十三在失明的情況下依然奮力戰斗,直至戰死。初月和于十三的離別成為令人難忘的一幕。
李同光為自己的決定感到羞愧,獨自前往取北磐狼王的首級,卻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險些喪命。寧遠舟為了保護李同光,也不幸戰死,使得李同光的瘋狂愈發深重。
在《一念關山》大結局中,六道堂小分隊全軍覆沒,寧遠舟在任如意的面前英勇犧牲。寧遠舟的死讓任如意心情沉重,但她決定接過寧遠舟未完成的使命,前去刺殺北磐狼王。
任如意以出色的刺客技能,成功刺殺了狼王和新左賢王,并炸毀了北磐貴胄的營賬,使用了元祿留給楊盈的火雷彈。任如意不顧自身安危,與敵人同歸于盡,為了她的英勇事跡,她被追封為宣平侯。
這一舉動讓安國和梧國有了喘息的機會,迎來了丹陽王的援軍。任如意的犧牲不是為了情感而死,而是為了國家而死。
然而,《一念關山》大結局的第五次反轉,將故事轉移到了十年后的初月身上。初月來到一個美麗的地方,遇見了一個名叫寧十三的小男孩,他自稱母親姓任,還有一個妹妹叫任祿。這似乎是在暗示初月已經來到了另一個世界,那里有任如意和寧遠舟,還有于十三。
初月心如死灰,十年來沒有嫁人,因為在她心中沒有人能與于十三相提并論。她最終主動去寧十三的家里做客,目睹故人們在那里奔騰的灑脫模樣。
這一情節揭示了初月的悲情,她在戰場上留下的心靈創傷無法愈合,生命中沒有了所愛之人,使得她一生未嫁,最終在另一個時空里找到了安寧。這樣的結局對初月而言,或許是一種解脫。
整個故事表達了「關山難過,卻一念關山」的主題,向為家國大義而戰的人們致敬,將他們銘記在心。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