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香港最負盛名的黑社會老大,也是當年與李小龍齊名的武術高手,曾是香港14K的雙花紅棍,就連成龍、洪金寶都要敬他三分
他從一名小警察,後來成為電影明星,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是那個江湖不平靜年代中,一個彪形大漢式的成功故事。
最讓人熱血沸騰的是,他曾在擂台上35秒KO日本拳手,兩次代表香港參加東南亞拳王比賽并贏得冠軍,只是後來為了家庭退隱江湖。
陳惠敏,出生于1946年的香港新界一個貧窮的客家人家庭。他的父親是個航海員,常年不在家,母親一個人辛苦拉扯著他和妹妹,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陳惠敏從小就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
在他12歲那年,陳惠敏偶然結識一位武術大師,被對方的武藝徹底折服,對武術產生極大的興趣。
這位大師姓譚人稱:譚三展,是一代宗師,他見陳慧敏骨骼清奇潛質不凡,于是收下了他為徒,傳授起了家傳絕學。
陳惠敏從此跟隨譚三展學習武術,天資聰穎的他進步神速,僅用了幾年時間就基本掌握了譚家三展拳法的精髓所在。
除此之外,譚三展還傳授他西洋拳法,使他對拳術了解更加廣泛全面,希望徒弟可以做到全方面發展。
到了陳惠敏16歲那年,他定停止學業開始踏入社會謀生,
當時正值四大幫派鼎盛時期,陳惠敏加入了發展最迅猛的14K。
起初他只是個小角色,後來憑借過人的武藝,他逐漸獲得了一些人的認可,但陳惠敏很快意識到,這條路的前景有限,便選擇離開改行當起了獄警。
在任職獄警期間,陳慧敏遇到了不少從黑白兩道來的犯人,其中有一個14K大毒梟與陳惠敏投緣。
陳惠敏敬重對方德高望重,利用手中的權力照顧朱明的生活,兩人成了無話不說的知己,為他日后成為大哥打下基礎。
20歲時,陳惠敏通過大哥的關系,進入警隊當了巡警,他負責街頭巡邏,經常收取非法商販的保護費。
在警隊里面,陳慧敏與一些警察建立了利益關系,成為了他們的靠山,只要有警隊要搗毀非法商販的行動,陳惠敏都會提前通風報信,讓朋友們有所準備。
4年后,警隊終于發現陳惠敏有黑社會背景,他不僅被開除公職還被通緝,無奈之下陳惠敏只能回到14K。
在那里,他被推薦給了一個叫「肥仔坤」的大毒梟做保鏢,肥仔坤是當時香港最大的毒梟,他壟斷了油尖旺一帶的[毒·品]生意,手下有上萬余人。
憑借過人的武藝和膽識,陳惠敏很快成了肥仔坤的心腹,他主管肥仔坤在尖沙咀的地盤,手下有300多個小弟。
為了爭奪地盤,陳惠敏經常與其他幫派火拼,有一次槍戰中,陳慧敏率先使用了槍支,取得了勝利,也因此成為香港幫派首次動用槍械的人。
在江湖上陳惠敏與一些幫派頭目關系密切,與他們合作經營舞廳等地下產業,25歲時他已經是14K第二把手,有「雙花紅棍」的外號。
與此同時,陳惠敏的武藝也在不斷精進,20歲和21歲兩年,他代表香港警隊參加東南亞武術比賽,均奪得了冠軍。
39歲的時候,他僅用30秒擊敗日本拳王,一時間聲名大噪,與李小龍并稱「武林雙雄」!
陳惠敏年輕時在香港黑社會混跡,憑借過人的實戰功夫與膽識,一戰成名深受老大信任。
老大給了陳惠敏一片地頭讓他管理,他憑借過硬的實力很快就將該地區奪取掌控,所有想在這里做生意的人都要向他低頭。
當時他手下有四五百名兄弟,被稱為「陳惠敏仔」,一次陳惠敏的小弟被敵對幫派欺負,他視為奇恥大辱。
親自帶領兩百多人殺進對方地盤,經過一場血戰將對方擊潰,將整個尖沙咀納入他的勢力范圍,從此他一人之下,真正稱得上是「只手遮天」。
20世紀70年代,李小龍離世后,香港武術界一蹶不振,這時的陳惠敏早已厭倦江湖生活,想尋找一條新出路。
他參加過多次武術比賽,曾在世界賽上多次擊敗日本空手道高手,這引起香港電影界的關注,著名導演何藩邀請他出演電影。
1972年,陳惠敏出道后第一部戲是電影《血愛》,是與鄧光榮和李琳琳合作的;同年出演吳思遠導演的電影《餓虎狂龍》。
起初陳惠敏只能出演些配角,但憑借實力他很快就成為明星,并自立門戶成立電影公司。他不需要表演,只需本色出演江湖人物,就能讓觀眾信服。
1976年,他出演的一部電影獲得香港年度票房第三名,1979年,他在一部復仇電影中飾演主角,為了一個高難度的動作鏡頭,他真刀實槍從高樓跳下震驚全城。
許多制片人都喜歡讓陳惠敏來出演黑幫大哥角色,因為他的江湖聲望可以讓拍攝過程順利進行,當時一些黑社會分子經常擾亂拍攝,但有他在場這些人就只能乖乖閉嘴。
陳惠敏的實力也讓他在影視圈玩得很開心,曾多次打敗成龍、洪金寶等人,1983年,他憑一部黑幫電影進入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可以說陳惠敏不但征服了江湖,還打遍了香港影視圈,就是這麼一個血氣方剛的男人,卻為了家庭選擇金盆洗手、退隱江湖。
陳惠敏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他認為行走江湖,最大的忌諱就是有老婆和孩子」,沒結婚之前無牽無掛,做事可以不計后果,但是有了家庭就要為家人著想。
雖然陳惠敏在退隱江湖了,但是江湖上的一些事他還會管,因為他在為底層的人做主,被人們親切的稱為:「仁兄」,
20世紀80年代,香港娛樂圈開始被一些不法幫會滲透,這些幫會強迫藝人低價出演電影,有時甚至以暴力相威脅,許多當紅明星被逼拍了許多爛片,卻得不到合理的酬勞。
面對這樣的亂象,身為堂主的陳惠敏沒有選擇與這些幫會勾結牟利,而是暗中伸出援手,幫助藝人擺脫困境。
比如1990年,當紅女星劉嘉玲遭到綁架勒索,綁匪搶走了她的私密照片,陳惠敏得知后立即出面斡旋,用自己的人脈關系找回了劉嘉玲的私密照片,并警告綁匪不許再糾纏劉嘉玲。
1993年,成龍、周星馳等一線明星發起「反黑幫大游行」,抗議娛樂圈長期遭到黑社會的血洗和敲詐。
陳慧敏為表示支持,也親自參加了游行,在他等人的努力下,香港警方終于在90年代后期展開大規模行動,重創了多個黑社會組織,娛樂圈的環境才稍微好轉。
除了幫助別人,陳慧敏自己在這段時間也小有建樹,他憑借良好的人脈資源,讓自己出演的電影電影再次爆火。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后,陳慧敏明,隨著政治環境改變,黑社會在新時代已經很難立足,他決定徹底和江湖事務切割,把注意力轉向后半生的養老上。
如今已經76歲的陳慧敏兒孫繞膝,過著平靜且祥和的生活,香港黑社會已成歷史,他的「仁兄」美名永留民間,這也許才是他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