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甄嬛傳》中皇帝后宮有幾十位妃子,大部分妃子都利用各種方式爭寵,企圖得到皇帝的喜愛,如果不爭寵,便會遭遇世態炎涼,任宮中人欺負。
就像甄嬛剛入宮一樣,說是身體不好,裝病不爭寵,可是後來她卻發現這樣根本不行,宮里的人都是拜高踩低,于是她也不得不行動。
而在眾多的女子中,有一位獨立特性的人,那就是葉瀾依,她本來是圓明園的馴馬女,性格孤傲,皇帝心情不好,到圓明園散心的時候正好遇見了葉瀾依。
當時的葉瀾依正在馬背上馴馬,英姿颯爽的樣子一下子讓皇帝心動了,于是便召入宮中封為答應。
葉瀾依身份低微,皇帝卻很寵愛她,后宮以皇后為首的妃子都很嫉妒她,想方設法給她使絆子,葉瀾依我行我素,并不隨波逐流。
但是也沒有阻止皇后的暗害,皇后教唆齊妃給葉瀾依喝下了極寒的藥,使她失去了生育能力,但是葉瀾依毫不在意。
因為葉瀾依并不喜歡皇帝,她一直暗戀的人是果郡王允禮,在她小時候一次因為發高燒差點沒命,是果郡王找了太醫給救治了過來,從此少女的心里就產生了別樣的情愫。
葉瀾依在宮里對誰都是冷冷的,甚至對皇帝都沒有笑臉,唯獨遇見果郡王才顯示出她的本性,抑制不住內心的高興。
後來葉瀾依也成了甄嬛陣營里的一員,最后幫甄嬛扳倒了皇后,殺死了皇帝。
就是這樣一個桀驁不馴的女子很受觀眾喜歡,粉絲們把她稱為「拽妃」。其實歷史上也真有原型,那就是雍正皇帝的寧妃武氏。
武氏是雍正皇帝一位很神秘很得寵的妃子,她出身并不卑微,父親是泰州知州武柱國。由于武柱國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康熙皇帝南下的時候還特意贈了一首扇詩給他嘉獎。
武氏具體出生年份不詳,但是她自幼聰慧好學,長相秀麗,才貌雙全,到了選秀的年紀被選入宮中。
她入宮的具體年月也沒有記載,首次在宮內檔案上出現是在1734年,被稱為寧妃。
當時武氏入宮的時候正是青春年華,想必才華和相貌都很出眾,所以雍正格外喜愛她,短短一年就封她為妃。
當時雍正已經五十多歲了,他把武氏封為「寧妃」,寧是恬淡的意思。也是她性格的寫照。
武氏是個性格恬淡、開朗豁達的個性,這樣的性格很招人喜歡。寧妃當時不僅受皇帝喜歡,跟后宮的一些妃嬪關系也很好。
乾隆的母親鈕祜祿氏熹貴妃,歷史上并不得寵,只生了弘歷一個兒子。她一直很低調,不像《甄嬛傳》中那般受寵,寧妃跟她也不生分,經常做了糕點給熹妃,兩個人雖然年齡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關系也不錯。
很可惜的是,武氏被晉封為妃后,還未來得及冊封,就因病去世了,當時她也只有十七八歲的年紀。
寧妃去世后,雍正非常悲痛,由于雍正即位后一直非常勤勉,每天加班加點忙于朝政,一天只睡4個小時,身體狀況不太好,傷心之下便病倒了。
大病了一場后,雍正身體狀況差了很多。好了之后,他為寧妃舉辦了盛大的葬禮,但當時泰陵妃園寢還沒有完工,寧妃的棺木就被暫時安放在別處。
寧妃去世大概一年后,雍正帝突然病重,兩三天的功夫就去世了。之后四阿哥弘歷登基,後來泰陵妃園寢終于建成,鈕祜祿氏感念當時曾經跟寧妃的姐妹情,便讓乾隆皇帝厚葬寧妃。
于是寧妃便被葬到了泰陵妃園寢,位置在前排左邊第一位,顯示了她在雍正妃嬪中,地位很重要。
相比于后宮其他女子,寧妃武氏算是非常幸運的,生前得到了皇帝的寵愛,死后也受到了厚葬,只可惜她英年早逝。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