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和寧遠舟聯合李同光設計了二位皇子之后,如意發現朱衣衛之前所有的功績從來沒有記錄在史官那里。
她才明白,在安帝的眼里,朱衣衛就是即用即棄的棋子,她決定要為朱衣衛討個公道。
于是寧遠舟去救梧帝的當天晚上,如意也找鄧恢決斗,目的也是為了給寧遠舟爭取時間。
在決斗前,如意也和鄧恢說好了要給朱衣衛眾人討個公道,讓他們為安國做的事情公之于眾,鄧恢答應了她。
而且,安帝知道了如意就是殺害大皇子的兇手,他也命令鄧恢把如意抓到。
鄧恢和如意決斗的時候,如意受了傷,鄧恢命令手下把如意抬進了宮,沒想到如意早就用人皮面具換成了別人。
在宮里,如意挾持了安帝,讓他敲響了景陽鐘,景陽鐘是召集百官的,只要它一響,百官必來宮里覲見。
如意把安帝挾持在宮墻上,她當著百官的面,讓安帝說出刺殺昭節皇后的真相,逼著他承認朱衣衛的功績。
因為百官一直認為是朱衣衛的人殺了皇后。
而李同光卻在這時候一劍刺中了如意,如意為了讓李同光明正言說的成為安帝重用的的人。
她不惜再一次受傷,這一次,是鄧恢救了如意,他和金媚娘一樣,用別人的尸首替代了重傷的如意。
因為,鄧恢也喜歡上了如意,他佩服如意的膽量,佩服如意的謀略,也佩服如意為朱衣衛做的事情。
最后,是金媚娘把如意接到了金沙樓養傷。
李同光這一次以為如意真的死了,就連楊盈也以為如意死了。
李同光因為這次護駕晉升成了安國公,真正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
可是,明明如意可以和李同光合謀騙過安帝,為什麼她寧愿選擇不熟悉的鄧恢都不選擇李同光呢?
第一,是為了不讓安帝疑心李同光。
安帝一直表面上在重用李同光,背地里一直在打擊他,讓他沒有實權。
要不是初貴妃為他說過幾句好話,恐怕李同光什麼也不是。
而且如意又是他的師父,安帝肯定還會懷疑他和如意,如果沒有他刺如意的這一劍,安帝肯定不敢相信他的忠心。
如意就用一記苦肉計讓安帝相信了他。
第二,如意希望李同光不要有軟肋,能做他想做的事。
李同光從小被欺負,一直被人罵是面首之子,他很自卑。
是如意教他要實力強大,就不會有人在他面前提起他的身世,所以他想做到首輔,可是安帝對他的態度很明顯,不打算重用他,還對他頗為忌憚。
而李同光卻因為如意一直在犯錯,時間久了別人難免會知道他和如意的關系,所以如意必須讓他無后顧之憂。
初月已經知道了,初月為了自己不會說,可難保別人不會說。
所以她讓他以為自己真的死了,才能放下他對自己的執著,他才能從鷲兒變成李同光。
第三,李同光一直不希望有戰爭,他要稱帝,就必須殺伐果斷。
安帝喜歡戰爭,他一直想統一六國,總是找借口宣戰,當年他和北磐勾結,被昭節皇后發現,皇后力勸他也不聽。
為了事情不被暴露,他還設計害死了皇后。
他這次問梧國要十萬兩黃金,就是為了補充國庫,為以后開戰做準備,他還想攻打褚國。
而李同光一直不喜歡戰爭,他想止戰。
有李同光在,國家之間不會有戰爭,百姓就不會流離失所。
而如意相信他有這個能力,還有實力,再加上初國公的助力,他可以做到。
當初,寧遠舟問過李同光,江山和美人選擇哪一個,他沒有做出決定,看來,這次他做出決定了。
畢竟對他來說,生存和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這些,他想要什麼都沒有,只要有實力,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所以,就算在城樓上,他想救如意,也被如意拒絕了,因為如意希望他能想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才能一路堅定走下去。
寧遠舟和如意一直想把他送上帝位,這也是他們找他合作的理由。
而能和如意一起走下去的,是寧遠舟,是可以齊頭并進的人。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