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皇上,你害得世蘭好苦啊!」
華妃仰天大哭著喊出這句話,然后決絕地一頭撞死了。
華妃是多麼高傲的一個人,怎麼會甘心一頭撞死?
12年后重刷《甄嬛傳》才懂,華妃的命運,其實在皇后的一句話中早有暗示。
華妃的得寵,來源于年羹堯
這個塵世間,已經沒有什麼值得她留戀的了,那一刻,她的心撕裂了,粉碎了,她嫁給皇上,是用盡了力氣去愛皇上,是掏出了心去和皇上成為夫妻的。
可皇上很快就有了其他嬪妃,她不想再從天黑等到天亮了,徹夜難眠的晚上,太過漫長,也太過寂寞,冷意直入她內心,讓她痛徹心扉。
于是,跟她爭寵的女人,都得死。
為了皇上,為了寵愛,她變壞了,她的行為越來越不道德,她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她的性格越來越自私。變壞對她來說,是一種無法言喻的悲哀,讓她淪為自我的囚徒。
她傾盡所有,為了愛皇上,把自己變得滿目不堪,可到頭來呢?
她剛進王府,就被封了側福晉,成了皇上身邊最得寵的女人,他常常帶她去策馬,去打獵,還對她說只喜歡她一個人。
可她從來不知道,他對她的好,全都是因為她的哥哥年羹堯,而不是他嘴里說的「只喜歡」她。
她懷孕了,他很高興,可漸漸的就不那麼高興了,她以為是擔憂孩子不能在王府里平安長大。其實,皇上是擔憂,她的孩子出生了,會助長年氏的勢力,甚至最終一切權勢都到了年家的手里。
于是,端妃送來的那碗「安胎藥」,要了她腹中孩子的命。
她到死都不知道,失去她看得比命還重的腹中的孩兒,全是皇上的意思,端妃只是成了皇上的那只手罷了。
她何其愛他,何其護他,何其念他,可他呢?獨獨把歡宜香給她一個人用,她以為那是對她的獨寵,可到了最后,她才知道,那歡宜香里面含有大量的麝香,就是皇上的旨意,讓她這輩子都不會有自己的孩子。
她已經無法承受更多的打擊,只能無奈地接受現實,獨自承受著無盡的絕望,她的心已經被深深的絕望所籠罩,心如刀割,無盡的痛苦和失落如同一把尖刀,深深地刺入她的心臟,痛苦的波濤紛至沓來,壓得她踹不過氣,絕望如同無底的深淵,吞噬掉了她的一切,包括她的命。
她已經顧不得去思考,皇上寵著她只是因為自己是年羹堯的妹妹,對自己也從來沒有過真心,哪怕是有那麼一丁點,可也因為她跋扈多年,這點真心早就被耗得一點都不剩了。
可誰又知道?
華妃多年來的跋扈,全都是因為她太愛皇上了,日日念著,夜夜想著,卻遲遲等不到皇上,就是那份愛而不得的滋味,讓她變得跋扈的。
可怎的,皇上就厭棄了呢?
這一切的一切,她都來不及細思了。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讓她引以為傲的歡宜香,讓她曾多次拿出來炫耀的資本,竟是皇上對她生孩子的制約。她覺得自己活成了一個笑話。
絕望地撞死了。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視線開始模糊,眼淚劃過臉頰,淹沒在無盡的絕望中,她的心在滴血,她的世界在崩塌,然而,無論多麼痛苦,無論多麼恨,她連最后的掙扎都無法做到了,生命已經在消失,她只能無助地承受這份無盡的苦楚和延綿不斷的絕望。
皇上的「一箭三雕」
端妃也是將門之后,和華妃是一樣的。
所以,當甄嬛告訴華妃,她得寵,全是因為她是年羹堯的妹妹的時候,華妃想到的是,端妃和她的處境是一樣的。
當年,華妃一進府就成為側福晉,一進府就得到皇上的專寵,可實際上,這一切都是皇上的算計。
他用自己對華妃的寵愛,來換取年羹堯為他效力。他越寵愛,年羹堯越賣命。權勢,才是一切的根本,而女人,只是他獲取權勢的工具罷了。
皇上想借助年羹堯的勢力,但也不想年羹堯擁兵自重,更不能讓華妃母憑子貴,助力年羹堯。
他表面上寵愛華妃,實際上,處處防著。華妃懷孕了,他斷不可讓這個孩子降生。
于是,就硬生生地把華妃腹中的孩子,給用了墮胎藥。
這件事,肯定不能讓華妃看出端倪,否則,年羹堯如何繼續為自己效力。
因為端妃是將門之后,因為端妃的娘家和年家一樣有兵權,因為端妃和華妃的關系不錯。皇上要防著年羹堯,也要防著端妃的娘家,更要把年家和端家聯手的苗頭扼殺在搖籃里。
要做到這些,只能讓端妃去除掉華妃腹中的孩子。
端妃給華妃端了一碗「安胎藥」,孩子沒了,皇上的心愿了了。
華妃報復端妃,給她灌了一壺紅花,導致端妃這輩子都絕無可能生育,皇上的心愿又了了。
華妃每每因為生不出孩子而發怒,發狂,暴躁的時候,都會跑去端妃的宮里大鬧,大吵。
端妃只是忍著,隱著,受著,因為她知道,這件事是皇上的意思,皇權在上,她做什麼,她說什麼,都是錯。
皇后的一句話,早有暗示
在《甄嬛傳》開始的第一場到皇后那里請安的早會里,華妃為了顯擺自己的專寵,故意姍姍來遲,想給皇后一個下馬威。
明明她是妃嬪,卻說皇后喝的是去年的龍井,有股霉味;明明她不喜歡三阿哥,可她卻要把今春新貢的雨前龍井拿給三阿哥;明明是皇上親賜景仁宮給皇后,可華妃卻直言她的翊坤宮才是最華麗的。
她說的沒有一字一句是說別人的不好的,可卻字字指向別人的不好。
她沒有罵人,可別人卻領略了她的尖酸刻薄。
她沒有動手,可別人卻痛得直跺腳,氣的。
這個時候,齊妃對華妃說:
翊坤宮是先帝宜妃的住處,自然是非比尋常了。
即便翊坤宮再華麗,即便華妃再得寵,她也只不過是一介妃嬪。雖然皇后的景仁宮不如翊坤宮金光閃閃,可皇后就是皇后,尊卑有序,華妃就是得給皇后行跪拜禮。
皇后接著說:
是啊,宜妃多子,先帝爺當真寵愛。
當年的事情,皇后當然知道,她不說,就是為了讓華妃蒙在鼓里,也是為了皇上的叮囑。
她表面上說宜妃多子,實際上就是說華妃無子,而且她是堅信華妃這一輩子都無子的,想要母憑子貴是絕無可能的。
她表面上說先帝爺當真寵愛宜妃,實際上就是含沙射影地說皇上對華妃的寵愛并非真心。
先帝爺愛宜妃,或者是有真情,可更多的是因為宜妃為先帝爺生養了多子吧。
而華妃,再也沒有機會了。
皇后的這句話,早就暗示了華妃的結局了。
為了爭奪榮華富貴,為了那并不存在的愛情,后宮中無數貌美如花的女子,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將美麗和青春都耗費在這場永無止境的斗爭。甚至,有的女子變成了自己當初最討厭的模樣。
可即便如此,女人傾其所有,拼盡全力,換來的卻不是男人的真情以待,男人的眼中,只有權衡利弊的權勢,為了權勢,女子的犧牲,習以為常。
華妃是真愛皇上,可皇上對華妃是真狠心。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