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候分析大胖橘的行為動機,都不能忘記他是皇帝,是上位者這個事實。
連果郡王都察覺出了余鶯兒的不對勁,提醒蘇妃選錯了人,跟余鶯兒日日相處的皇帝,難道看不出膚淺張狂、不學無術的余鶯兒是個贗品嗎?
要知道,大胖橘的這個皇位,可是在【九子奪嫡,險象環生】的權力中心博弈之后才得來的,大胖橘可不是什麼戀愛腦。
那麼既然知道余鶯兒是贗品,皇帝為什麼還那麼寵愛她?真相其實就是,上位者的權衡之術。
皇帝只是利用余鶯兒,在特定的階段,做特定的事情而已。
在這后宮之中,真正的主子只有三位:太后、皇帝和皇后。但是三個人之間,也有各自的利益和博弈。
太后和皇后,同為烏拉那拉氏一族,她們兩個人一直在為家族而戰。太后建議皇帝選妃,除了充實后宮,為皇家綿延子嗣之外,也是想要新人進宮分掉華妃的恩寵,加強皇后對后宮的控制和管理。
誰叫華妃老是跟皇后對著干呢?
皇后跟華妃的對抗,放大了說,何嘗不是滿軍旗跟漢軍旗的對抗呢?選妃事件,說太后想要操控皇帝來鞏固自己家族的榮耀都不為過。
皇帝寵愛華妃,縱然有年羹堯的緣故,但華妃這樣的美人,愛你愛到骨子里,平日里跟你撒嬌打趣,哪個男人能受得了?皇帝對華妃可以寵,也可以找人制衡她,但不能是太后和皇后教他做事。
人不喜歡被說教,更不喜歡被左右行為,尤其是九王奪嫡冠軍的皇帝。皇帝對太后的做法是不滿意的,首先是表現在參加選妃的選手上:「滿漢是一家,這次想從漢軍旗中多選幾個秀女。」
選秀當天,一群庸脂俗粉,皇帝一個沒看上,太后提醒:「未必有十全十美的,皇帝要為皇嗣考慮。」皇帝下一秒故意跟太后作對,直接選了個
最俗氣的夏冬春。
眉莊端莊穩重,明顯是太后更中意的人,安陵容能入選,也是太后幫襯的緣故;但皇帝喜歡擁有純元臉的甄嬛,卻被太后百般阻攔。如果不是甄嬛自己爭氣,這場選妃便只有利益沒有感情。
新人進宮后,皇帝最先想要寵幸的是自己中意的甄嬛,但是甄嬛那時候稱病避寵,正中皇后下懷,皇后借機提議:沈貴人和安答應還好好的。
這兩個人,都是太后中意的,皇后提議寵幸她們,皇帝心中不痛快,但是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所以那晚眉莊侍寢,皇帝并不高興;安陵容侍寢,皇帝說
【朕不喜歡勉強】除了是說害怕的安陵容,何嘗不是在說自己呢?
皇帝賞賜眉莊綠菊,給她協理六宮的權力,除了是利用她來制衡華妃,也是對眉莊的一種捧殺!這就是上位者,總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來滿足自己的私心。
皇帝一句【金樓玉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已經試探出了余鶯兒,皇帝卻沒有戳破,先后將余鶯兒從宮女升為了官女子、答應。
皇帝寵幸余鶯兒,一是因為余鶯兒會唱昆曲,可以讓皇帝放松;二是因為余鶯兒沒有前朝勢力,皇帝再寵愛也不會牽扯到前朝;三是因為皇帝要利用余鶯兒來權衡各方勢力。
一個沒有背景的小宮女,有這麼重要嗎?這就是皇帝的高明之處了,一顆小小的螺絲釘,有時候也能推動整個大機器的運轉。
大胖橘能當這個皇帝,隆科多所在的烏拉那拉氏一族沒少出力,年羹堯也立功不少,其他家族應該也是出了力的。
皇帝選妃,是一場跟大家世族的拉扯戰。
皇帝剛登基,根基未穩,想要掣肘朝政的大家世族不在少數。皇帝為了拉攏人心,有些女人是要收進后宮的,但是恩寵哪家都要有所權衡,不然可能會引起前朝政治風向變動。
上位者的權衡之術,在前朝有,在后宮也有。身份高貴的眉莊得寵不久,皇帝就寵幸了一個身份低賤的宮女,這一招明顯是恩威并施,告訴前朝天威不可測,朕才是這紫禁城的主子,寵愛誰都是朕說了算。
最經典的一個場景,是乘坐步輦的余鶯兒遇到了步行的眉莊,身份卑賤的人高高在上,身份尊貴的人卻身處下方為余鶯兒讓路。余鶯兒擺這樣的威風,可不就是給眉莊和皇后太后看的嘛,皇帝寵愛余鶯兒的心思昭然若揭。
余鶯兒盛寵時,連得寵的眉莊都惴惴不安:皇帝天威難測,后宮生存全憑皇帝恩寵,沒有恩寵,活得連奴才都不如。看著別人,我也有點害怕。
倒是甄嬛一語點破:她再得寵,她的出身擱在那兒。
余鶯兒短期內二連晉封,成為答應后,敢直接將欣常在送進慎刑司,皇帝都沒開腔。倒是太后坐不住了,叫人褫奪了她的封號,閉門思過。余鶯兒在皇帝宮門前唱了一宿,能再次復寵,是因為她還有利用價值。
當皇帝在御花園遇到甄嬛后,皇帝已經找到了制衡后宮更好的人選。恰逢余鶯兒對甄嬛不敬,皇帝直接尋了個理由,將她舍棄掉了,順便賣了甄嬛一個好,真是一箭雙雕。
皇帝是下棋的人,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余鶯兒這個棋子,皇帝最大化利用她的價值來打擊各方勢力,利用完也就不管她的死活了。
《少年天子》中的花束子也是一樣,皇帝是否真心喜歡根本不重要,關鍵是利用她來顯示自己說一不二的皇權,打皇后的臉也反抗太后。後來皇帝還利用她測試佟妃,花束子純純的工具人了,也許還不如當宮女平安一生。
有時候天上掉餡餅未必是好事,被領導重用也未必是因為自己本身有多優秀,可能是被上位者當成工具人。
如果余鶯兒能夠謹言慎行,說不定還會有個好下場,但因為一時好運就得意忘形、飛揚跋扈的人,最終只會結局凄涼。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