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跟甄母進宮的玉嬈,還是小孩心性,對什麼都好奇。纏著甄母問這問那,生怕錯過什麼她不知道的新鮮物。完全不知禍從口出,人心狡詐為何物。
然而,甄府落敗,幾年寧古塔的苦寒經歷,使玉嬈變得堅韌,果敢,聰慧。
再見玉嬈,已經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美人。靜如純元,動如華妃,美得不可方物。早已和當初天真爛漫的小玉嬈,有著天壤之別。
01
甄嬛從甘露寺逆襲回來不久,玉嬈也從寧苦塔回來,借著陪姐姐的名義長住宮里。
玉嬈明明說【寧愿嫁與匹夫草草一生,也斷不入宮門王府半步】,為什麼又長住宮里,沒一點想出宮的意思?反而最后連家都沒回,直接從宮里把自己嫁出去了呢?
站在人性的角度,仔細推敲就會發現。玉嬈進宮陪甄嬛這個【借口】找的【太爛了】。
經歷了寧古塔的【苦難】,好不容易【絕處逢生】,有機會能讓自己【過上好日子】,她憑什麼要與一個匹夫【草草過一生】?
如果真是這樣,遠上寧古塔的途中,難道找不到一個匹夫可以嫁嗎?身在社會最底層,最不缺的就是匹夫。
但玉嬈一個也沒嫁,反而進宮后長住宮里。除了吐槽幾句宮里不如外面自由,還是很享受宮中的錦衣玉食的。
看她剛進宮時和進宮后的穿著打扮,完全是兩個檔次外,住在宮里一直不走就是最好的證明。
02
玉嬈每次說話都讓人覺得,她是一個非常不注重物質的人。不喜歡高貴的頭飾,不和姐姐搶喜歡的東西和人。甚至連皇上的富貴權利也視作無物。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我相信玉嬈是一個非常清醒的人,但絕不相信,她真的會把富貴權利視作無物。
寧古塔的經歷,對玉嬈來說是一場歷練。如果沒有甄嬛在宮中周旋,沒有果郡王的暗中相助。恐怕他們一家三口,早已死在安陵容安排的那場鼠疫中。
可想而知,在一個物質極其匱乏的環境里,甄父甄母年邁,加上感染了鼠疫。沒錢,沒藥,沒好一點的食物,還被人看管的情況下。
玉嬈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掙扎,才逼自己一夜間長大,一夜間成長,一夜間看懂世事無常,人心險惡的?
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甘心嫁于匹夫草草一生?肯定不會。是人都想要生活過得滋潤一些,有那個人喜歡過吃苦受罪的日子呢?
那些吃苦受罪的人,之所以吃苦受罪,是因為沒能力,脫離這種苦難的日子,不得不過罷了。玉嬈有脫離苦難的機會,自然想把它牢牢抓住。
03
玉嬈之所以表現得心高氣傲,一是她的心性本來就很高傲。
二是是為了樹立自己的人設,讓別人覺得她不是一個勢利的人。這樣才能在后宮這個女人堆里脫穎而處,顯得與眾不同。
這樣做的結果的確很實用,慎貝勒見到她的第一眼。除了被她的容貌吸引,更多是她給自己人設,深深吸引了慎貝勒這個王公貴胄。
在慎貝勒眼里,這個女孩和一般的庸脂俗粉完全不一樣,個性張揚又不失風度,不卑不亢里帶著一絲英氣,立刻對玉嬈有了好印象。
慎貝勒對玉嬈有好印象,但卻一直沒有主動追求玉嬈。也許慎貝勒怕玉嬈再一次把自己懟得啞口無言,不敢主動找玉嬈搭話了。
畢竟,慎貝勒也只是個情竇初開的少年郎,談戀愛,沒有果郡王這個情場老手有經驗很正常。
但玉嬈這邊,皇上步步緊逼,一定要納玉嬈為妃。恐怕沒等到慎貝勒求娶她,她就成了慎貝勒的皇嫂了。
拒絕皇上意味著抗旨不遵,自進宮以來,玉嬈看慣了宮中女人的悲哀。實在不想成為皇上的女人,凄凄慘慘地過一生。
因此,玉嬈審時度勢,為了自己下半身的幸福。決定主動出擊,所謂「女追男隔層紗」,憑自己的美貌和才華,就不信征服不了慎貝勒這個小菜鳥。
所以我們才看到,眉莊葬禮上玉嬈不顧女兒家的嬌羞,找機會和慎貝勒幽會的場景。
站在封建社會的道德倫理里,玉嬈主動勾引男子,是被世人所不齒的。
但又有什麼關系呢?她的確靠自己的果敢,成功避開成為皇上妃子的命運,嫁給了自己想嫁的人。她人生就此圓滿,規矩,只是束縛人的枷鎖而已。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