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舟一行人救完梧帝就直接把他送離安國,楊盈為了救杜長史沒有離開四夷館,她為了給使團拖延時間留在了安國。
如意為了還昭節皇后和朱衣衛一個公道挾持了安帝,她為了洗脫李同光的嫌疑,被他刺傷。
她拜托李同光照料楊盈,李同光把楊盈帶到了自己府上。
梧帝逃走了,安帝要賜死楊盈,她大膽自薦,要當安國的皇后,不但割據九城給安國,還要給他生孩子。
把安帝驚得都語無倫次了。
安帝多精明,他是先帝的五皇子,本來沒有機會爭儲,就是他因為他娶了昭節皇后,才被立為太子。
他和昭節皇后作為少年夫妻,一路走來都是昭節皇后在背后扶持他。
他為了自己的野心,和北磐人勾結,要娶他國公主,被昭節皇后發現,他怕昭節皇后把他做的事情說出去,他默認了大皇子設計陷害昭節皇后。
在安帝的眼里,昭節皇后威脅了他的地位,他就要除掉她。
這就是他作為上位者的思維,不容許別人挑戰自己的權威,挑戰自己作為一國之君的權力。
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結發妻子,是幫他上位的人。
昭節皇后死后,他為了繼續籠絡沙西部,籠絡初國公,又娶了初貴妃,不但立了自己的人設,還能有美人作伴。
楊盈作為禮王,在她從梧國來安國的路上,如意把這些都告訴了她。
昭節皇后能把安帝從一個皇子扶持成太子,可見其足智多謀,可她還是被安帝設計而死,楊盈作為一個人質,又是別國公主,她憑什麼認為自己能斗得過安帝?
第一,對楊盈來說,先保命要緊。
對于當時的她來說,梧帝逃了,她沒什麼其他東西能給安帝的,而她最能利用的就是禮國公主身份。
而安帝的大皇子沒了,二皇子不成器,三皇子的母家身份太低,所以娶了楊盈,可以生一個血統純正的嫡子繼承皇位。
安帝作為能決定自己生死的人,她能做的是先討好安帝,爭取主動權。
只要先保住了命,以后的事情再說。
第二,安帝這個人最重利益,對他來說,是非對錯并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當年他明知和北磐人勾結不對,可他還是這麼做了。
他之所以瞞著昭節皇后,肯定是因為昭節皇后比較正直,她如果知道了肯定會阻止他。
也正如他想的那樣,昭節皇后知道后大力反對。
而他和北磐人交易,就是為了占領他國領土,楊盈知道這是他心中所想,所以她自薦為后給了他一個名正言順的開戰理由。
他不但抱得美人歸,還多了城池,還有了借口向他國開戰,他何樂不為呢?
第三,楊盈知道自己斗不過安帝,她的目的就是保梧國太平。
雖然安帝同意了她的做法,但是安帝沒有讓她住在宮里,他怎麼可能讓一個別國公主真正掌權后宮呢?
所以安帝退而求其次,準備把楊盈嫁給二皇子,這樣既可以掌控楊盈,也可以掌控梧國。
但是楊盈卻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無論如何她都是安國未來的女主人。
她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公主,一步步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禮王,為了贖梧帝的罪愿意犧牲自己。
為了梧國的太平,她把自己的生死置之事外,這也是寧遠舟和如意不再勸她回梧國的原因。
因為他們知道楊盈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打算,對她來說,這是最好的結果。
就算回到梧國,她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公主,不像在安國,這里有她的用武之地,她能為梧國做得事情更多。
哪怕現在她還不是安帝的對手,以她的閱歷未必以后斗不過安帝。
二皇子為了篡位,不惜和北磐人合作,安帝為了她違背國本,這不正好給楊盈發揮的時候嗎?
有時候,只需要等,等對方犯錯就可以了。
就像楊盈自己說的,她喜歡把命運抓在自己手里的感覺,這種感覺真好!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