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念關山》中,赴安國的使團里,最搶眼的是兩派,一派是以寧遠舟為首的六道堂小分隊,他們負責保護使團的安全,同時制定前行的計劃,是武力值擔當;而另一派則是任如意這一派,她負責教小公主楊盈各種宮廷禮儀、權謀、以及安國的各種情報,可以說正是這兩派的相互配合,才讓使團可以順利的前往安國。
但有一個人卻經常被忽略,他看似很普通,但他也在使團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就是杜長史。
作為文官,表面上杜長史有著其他文官該有的標簽,比如文弱,比如謙卑。他跟寧遠舟在一起的時候,就能明顯的看出這一點,明明一個小心翼翼,而另一個則是霸氣側漏,一副很不好惹的樣子。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膽小怕事的杜長史,卻在天星峽大戰中大放異彩,在大戰一觸即發之際,小公主楊盈被敵軍困于垓下,差點就領了便當,幸好杜長史及時出現,用弓箭射殺了兩個敵人,而且是百發百中的那種。
明明做了很厲害的事情,卻在事后瑟瑟發抖,口口聲聲說著罪過,罪過,這反差萌誰懂啊!當楊盈問起時,他還驚魂未定,說君子六藝中,也有射禮,我年輕時研習過,一句話就讓很多觀眾打消了對文人的刻板印象。
然而,作為使團里的最大的文官,杜長史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禮儀與體面的象征,對于腹背受敵的使團來說,隨時都可能遭遇危險,關鍵時刻都要靠寧遠舟的六道堂小分隊,然而,跟各種官員周旋,迎來送往的事情,卻少不了杜長史,每次他都能應對得宜。
只是偶爾他也有迂腐的時候,比如,當李同光發現使團中,有師父任如意的身影時,就要求她去與安國交涉。
作為文人,他也許是受封建禮教的影響比較深,居然真的找來寧遠舟商量此事,因為他覺得,女人就該為家國大業而犧牲自己,作為深愛任如意的男人,寧遠舟當然會非常氣憤,差點就把杜長史揍了,雖然在這件事上,杜長史處理的并不完美,但卻反映出了自己作為一介文人的普通認知,他會覺得只要對使團好,任何東西都是可以犧牲的。
正如寧遠舟剛接手使團的時候,問杜長史,今后要怎樣應對安國人時,他說:如果真的到了最后時刻,自己也可以以身殉國,來成全大事。可見,在出使安國這件事上,他并沒有貪生怕死的念頭,而是跟所有人一樣,都有著赴死的決心。
而且一路走來,杜長史也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了楊盈很多東西,讓她快速成長;在劇集的一開始,當她得知任如意是朱衣衛時,他并沒有驚訝,而是跟楊盈說:判斷一個人,不要看她來自哪里,而要看她是怎麼做的,從這一點來說,杜長史還是很開明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文弱的老頭兒,卻在最后時刻守住了本心,在意外受傷的時候,他也沒有選擇退縮,而是跟梧帝楊行遠站在了一起,此時,楊行遠也是自身難保,被敵人追著跑,在關鍵時刻的主仆對話,其實挺戳人的。
楊行遠說:自己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給自己的大臣里,隨即脫去了自己的外衣,送給了杜長史,而杜長史卻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這是古代臣子能受到的最高規格的禮遇,也許在那一刻,杜長史會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也不枉自己一路護送,一路殫精竭慮了,所以,杜長史絕對是被低估的隱藏大人物。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