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郭京飛主演的《暗黑者》火遍全網,一張張可怕的「死亡通知單」,讓那些逃離法網的壞人分分鐘斃命,Darker從此名震江湖!
但隨著第二季、第三季的播出,劇情越來越離譜,人臉越看越陌生,觀眾追捧熱度漸漸低落,Darker也化作一陣風從此消失不見。
萬萬沒想到,2023年8月,隱身多年的Darker竟重出江湖,死亡通知單飄落到了香港,又掀起一場場血雨腥風。
近日,電影《暗殺風暴》正在上映,該片由著名導演邱禮濤執導,古天樂、張智霖、吳鎮宇、胡杏兒等人領銜主演。
把它和網劇《暗黑者》仔細對比,你就會發現其中的差距。
無論是網劇還是電影,都是根據周浩暉小說《死亡通知單·暗黑者》改編的。從老刑警鄭郝明的被害引發羅飛出場,「死亡通知單」的再次出現讓多年前的懸案重浮水面。
原著中的神秘人物「Eumenides」(復仇女神)是孟蕓和羅飛在警校時共同創造出來的,但讀起來很拗口,所以在網劇中換成「Darker」(暗黑者),讓他的神秘感和殺傷力更強。
網劇為了豐富內容和看點,所以又設計了敬老院殺人案、校園[性·侵]案、拾荒老人猝死案等各類案例,而這些多和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件相關,所以更容易吸引觀眾不斷地追下去。
電影版也延續了「Darker」這個名字,主線索沒有改變,但因受片時限制,所以在情節方面沒有做太多擴展,而是在細節和反轉上求新。
例如他讓鄭郝明從一個好警察變成了黑心商人,而韓少紅從一個故意撞死菜農的白富美,變成了一個敢于為百姓發聲的成功人士,與原著人設完全相反,增加了故事的悲劇性。
Darker在行刑時的方式也略有不同,網劇中韓少紅由Darker假扮便衣警察帶到車上割喉而死,而電影中她則是被寵物狗身上的炸彈炸死,火光沖天下死無全尸,更顯得悲慘恐怖。
網劇中,韓灝為了殺彭廣福滅口,不惜把熊原炸成了「植物人」;而電影中,韓灝并沒有害熊原,還讓尹劍變成自己當年誤殺同事尹釗的弟弟,讓人物間矛盾重重。
二者的結局也各有異同。
相同的是Darker借韓灝之手殺了鄧驊,不同的是,網劇中老Darker說出真相后引爆炸彈自取滅亡,而電影中老Darker竟然敢親自出馬,被羅飛識破并捕獲。
相比之下,網劇在情節上更符合原著,很多都是一比一還原;而電影版則做了大膽的創新,有的反轉連周浩暉都感到意外和驚喜。
《暗殺風暴》講的雖是老故事,但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出乎意料的驚嘆,可見編導們的用心良苦。
人物是文藝作品的靈魂,不同的人物,閃爍著不同的光芒,也爆發出不同的力量。
網劇中,羅飛、韓灝、穆劍云、曾日華、尹劍和熊原等人都是不同領域的奇葩高手,言談舉止個性鮮明,再加上他們奇特的裝束和小癖好,讓人過目難忘。
同時導演又特意添加了幾個新角色,陽光帥氣的理財師薛天、蘿莉小法醫梁音、不著調的二隊長、愛點贊朋友圈的丁局,為作品又增加了不少新鮮感和喜劇元素。
而電影的鏡頭主要集中在韓灝、羅飛和黃少平身上,尹劍等警察成了工具人,而穆劍云根本就不存在。
導演別出心裁,讓死去的孟蕓復活在羅飛的記憶中,讓她兼具戀人、警察和心理師等多重身份,幫助羅飛分析案情,重拾自我。
作為男主羅飛,郭京飛和張智霖風格不一,各有千秋。
郭京飛一人分飾二角,一真一幻,一個沉穩一個逗比,在「人格分裂」中去靠近案情的真相;而他復古的打扮下藏有一顆敏感的心,為網劇增加了不少笑點和看點。
張智霖飾演的羅飛更顯沉穩認真,睿智少言,無論是追擊嫌疑人的動作戲,還是和孟蕓在回憶中敘舊的文戲,都處理得細膩自然,游刃有余。
相比之下,無論是外形、人設還是細節處理上,張智霖更能體現出羅飛的神韻,難怪周浩暉都對其大加贊嘆,稱他是所有版本中最貼近羅飛的一個。
而最讓大家驚嘆的還要屬古天樂,他一人分飾四角,每一個角色都讓他刻畫得出神入化。
首先他以假黃少平的身份出場,那被爆炸燒傷的臉,就像一塊破抹布,讓人不忍直視。
而那冷漠又狡黠的眼神中,似乎還暗藏著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同時他也是真的黃少平,破爛的衣服,凌亂的頭髮,卑微膽怯的眼神,果然是一個拾荒者真實的狀態。
最不可思議的是,他竟然戴著人皮面具,在黃少平和「刀疤七」雙重身份中自由切換,讓警察從他面前走過都認不出來他們竟然是同一個人。
需要打探消息時,他就會戴著舊禮帽,穿著破大衣,坐在小茶館里邊看新聞邊吃早茶,臉上露出的紋身讓旁人不敢靠近。
需要親自動手時,他會讓「刀疤七」假扮自己在破屋里掩人耳目。無論是電影開場和羅飛在天台跑酷的那個黑衣人,還是結尾處在機場假扮外國大叔的男子,都是真Darker在和羅飛玩「捉迷藏」。
一個人分飾四角,外形、人設不同,眼神、動作、語氣等細節也不同,古天樂的演技用炸裂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影帝」頭銜當之無愧。
網劇中多是新面孔,而港片里常見老演員。不同的演繹不同的特色,相比之下,雖然網劇先聲奪人,但論演技還是老戲骨們更勝一籌。
同樣一個故事,在不同人的描述后,就會有不同的味道。電影亦是如此,經過不同的演繹和二次加工,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和效果。
網劇扎根大陸,所以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內地警察辦公的畫面。
但它以空曠的大倉庫為專案組的辦公室,讓6個性格各異的警隊奇葩并肩作戰,與以往一本老正的大陸公安辦案模式完全不同,讓觀眾頓感耳目一新。
特別是法醫梁音經常畫著煙熏濃妝,抱著她喜歡的頭骨模型來開會,「活人就是矯情」成了她的口頭禪,長長的指甲撓桌子的聲音讓人渾身都起雞皮疙瘩。
香港警察辦案,還是和以往港片風格相同,警察都就變了「阿sir」,穿著西服襯衫,入則是整潔的辦公室、飄香的咖啡,出則見擁擠的街道、來往的小販,看多了港片的人可能會覺得有些乏味。
《暗黑者》第一部富有創意,一改內地以往刑偵劇的風格,采用美劇的短劇方式,30分鐘一集,上下兩集主要集中一個案件,通知單不斷發給形形色色的犯罪人,把觀眾的胃口吊得足足的。
而《暗殺風暴》由于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難以從廣度上擴展,于是選擇在畫面上渲染、在細節上深耕,一樣看點十足。
很多人都喜歡把港片和動作片聯系在一起,在打斗中尋找快感,在較量中獲取滿足,而《暗殺風暴》在這方面并沒有讓觀眾失望。
天台跑酷、飆車、爆炸、槍戰等許多暴力美學元素,在導演的精心設計下十分吸睛,畫面色調也延續香港警匪片的一貫幽暗風格,凄婉的憂傷情調彌漫其中。
羅飛和Darker第一次交鋒的場面十分精彩,他們在天台上奔跑跳躍,在高空中溜索,那激烈緊張的畫面配上急促的背景音樂,讓人腎上腺素急速飆升。
特別是張智霖沒有安全繩索,竟然用一條毛巾飛度高空,如果不小心掉下,當場就得粉身碎骨,這也太玩命了!
年輕人喜歡獵奇,所以對網劇會更青睞一些;而中年人喜歡回憶,對港片念有舊情,應該對電影版更情有獨鐘。
無論哪種風格,都會讓黑白沉靜的文字變成鮮活的畫面,讓人物定格在腦海中,情節回蕩在思索中,久久不會褪色和消失。
無論是小說、網劇還是電影,一直在圍繞著「當今社會是否需要Darker 存在」的話題展開討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并不完美,法律也并不完善,有許多不公正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于是有人會喊著「替天行道」「伸張正義」的口號,對那些犯錯的人施以私刑。
群眾對此的態度也是不同的,而且會隨著Darker行為的影響而不斷變化。
當法律無法對某些壞人做出應有的嚴懲時,很多人渴望有Darker 出現,幫他們主持公道;
可是看到他隨意下發死亡通知單,用殘酷的手段行刑時,也有人認為他過于野蠻和草率,行為并不可取。
Darker 不是古代穿越來的俠客,也不是當代可凌駕法律之上的審判者。
他們就像是在仇恨的惡土中生長出來的黑色曼陀羅,有的要及時扶正,有的必須連根拔除,如果任其野蠻生長,必然后患無窮。
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Darker,而是公平和正義!
所以,最重要的是守住我們的底線,完善我們的法律,提高警察的辦案效率和執法機關的工作力度,這樣才能讓社會更安定和諧。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要缺席!
愿陽光能照亮更多陰暗的角落,愿Darker永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