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誰是絕對主角?
如果不考慮好萊塢電影,整個香港影壇,唯一一個,在整個職業生涯里,都幾乎沒有做過配角的演員,可能只有一個李連杰。
而絕大多數演員,都是一步步歷練而行。
再基于各自稟賦和際遇的不同,絕對主角,其實并不易成。
比如隨手列一些名字,成龍、周潤發、周星馳、李連杰、劉德華、郭富城、梁朝偉、張國榮、劉青云、梁家輝、吳鎮宇、任達華、鄭伊健、古天樂、張家輝、方中信、鄭則仕、吳孟達、廖啟智、李修賢、萬梓良、呂良偉,以及甄子丹、黎明和張學友等等。
不考慮女演員,這份名單,已經囊括了,香港影壇絕大多數有一定名氣的男演員。
答案顯而易見。
換句話說。
所謂絕對主角,就是在咖位獨大的時候,是電影的絕對核心,而在有另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演員的時候,一番而論。
以這個定義而論,前述名單就會自然分化。
要說絕對核心,可能除了吳孟達和廖啟智,其他演員都并不缺乏。
而以雙雄電影而論,就高下易見。
如何見高下?
番位、海報、戲份,這三者大致統一,它與演員的資歷、歷史和即時成績、藝術成就、獎項表彰等等因素,密切相關。
誰人為主,誰人次之,一般來講層級分明。
也會偶有例外。
比如《無間道3》,電影劇情以劉德華角色為核心,但無論是海報還是電影字幕排名,皆以梁朝偉為尊,又比如《無雙》,劇情也圍繞郭富城角色展開,但周潤發領銜一番。
還比如一部《掃毒3:人在天涯》,開了「無番」先河。
但更有意思的,是絕對主角的煉成。
有天生偶像,但沒有天生的大明星。
上文提及的多位男演員中,能稱絕對主角的人,大概要包括成龍、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張國榮、郭富城、梁朝偉、甄子丹和黎明、鄭伊健、古天樂這麼幾位。
成龍當過被李小龍踢飛的「人肉沙包」,也模仿過李小龍,甚至被古龍嫌棄模樣太丑,追溯而論,他在1976年的《少林木人巷》開始正式做主角。
其后偶有群戲,基本上都是一人獨大。
周潤發1976年入行,足足當了十年的「票房毒藥」,才終憑《英雄本色》一飛沖天。
如果去翻看他的歷史票房,會發現「票房毒藥」這個詞非常熨帖,十年里,連同《英雄本色》在內,他一共拍了三十五部電影,其中只有五部電影破千萬,縱然再有原因可找,票房數據也確實非常慘淡。
當然,《英雄本色》一役過后,際遇不啻天壤之別。
周星馳1988年出道,三年內拍了十八部電影,以《賭圣》和《賭俠》奠定地位,很快就從星仔榮升「星爺」,無人可捋其鋒。
李連杰則如前述,出道就第一男主角,無須多提。
接下來聊聊四大天王。
經常見到這樣一種言論,所謂四大天王,是一個實力派加三個偶像派。
若從傳統概念上去探討,這個說法似乎沒錯。
但什麼叫實力?
張學友嗓音天賦確實占優,但從歌曲演繹角度來講,四人各有特點,再結合作品風格、舞台等要素,并不好說,誰人就一定有壓倒性的優勢。
所以偶像與實力,其實只是停留在顏值層面的簡單劃分。
這麼考慮,當然絕對正確,劉德華、郭富城和黎明,是絕對的偶像派,而張學友進入實力派陣營,也順理成章。
而也正因如此,只有張學友未能進入「絕對主角」行列。
大略來講。
劉德華1982年出道,到1988年左右,番位正式穩定,其后的歲月里,遇見張學友、出道初期的郭富城和黎明,皆當仁不讓領銜主角,但不敵周潤發、李連杰和金城武,以及成長起來之后的梁朝偉。
相關作品包括《旺角卡門》、《賭神》、《九一神雕俠侶》、《五億探長雷洛傳2父子情仇》、《龍神太子》、《龍騰四海》、《十面埋伏》、《江湖》和《投名狀》、《澳門風云3》。
郭富城1989年出道,1992年開始,一番主角的地位相當穩定,在《龍神太子》之后,與劉德華「王不見王」,迄今僅有《安娜瑪德蓮娜》、《柔道龍虎榜》、《西游記之大鬧天宮》和《無雙》這四部電影非一番。
而盡管很多人慣性忽視郭富城,但他在《無雙》中是戲份核心,且在台灣地區的海報領銜主打,而在《風再起時》中,則壓番梁朝偉。
黎明的情況比較特殊。
說起來,他從1986年就開始各種串戲,但直到1992年,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主角電影,也即合作許冠文的那部《神算》,而他的番位穩固,應該要從《妖獸都市》開始。
不過從履歷來看,直到2003年,他的番位仍然不及劉德華。
總體而論,這三位天王,番位都可稱強勢。
此外還有一些有趣的現象。
比如張國榮的番位,一向大過梁朝偉,而梁朝偉自《花樣年華》晉級戛納影帝,再經《無間道》一役,番位強勢飆升,而后無論是《無間道3》還是《金手指》,都穩定居劉德華之上,而張國榮在昔年的《新上海灘》中,番位又在劉德華之后。
甄子丹自《葉問》崛起之后,番位穩定。
相對不太穩定的,則是鄭伊健和古天樂二人,早年古天樂幾乎就是鄭伊健的「小跟班」,當然,鄭伊健墜落的速度很驚人,而古天樂似乎羽翼已豐。
當歲月退潮。
不提成龍、周潤發、周星馳及李連杰,就連梁朝偉都或將不再活躍,黎明早已束手、鄭伊健似隱,而古天樂卯足勁投拍中小制作規模港片。
余者可略。
懸而未決的議題。
或將回落到兩位天王身上,也即劉德華與郭富城。
一個攜投資、監制加主演,順風順水,另一個雖暫遇挫敗,卻體能、樣貌保持完好,兼有層次與深度型表演做底,卷土重來,只是時日問題。
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