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傳》中,提到純元皇后,皇上總是眼含深情,滿滿的思念,即將溢出屏幕。
所以,看過劇的人,都會說純元就是雍正的白月光,是他人不能觸碰的逆麟,但劇畢竟是劇,歷史上的雍正真正愛的是誰呢?
據史料推測,雍正真正愛的人唯有「年妃」,沒錯,也就是《甄嬛傳》中那位霸道,橫行六宮的寵妃——華妃。
為什麼這麼說呢?
按照大清祖制,只有皇后才能與皇上葬在同一處,可雍正卻第一個打破慣例,將年貴妃這位漢族女子葬在了清西陵,與他合葬。
而且,歷史上的年貴妃既不驕橫,也不陰險腹黑,反而是一位柔柔弱弱的女子,而且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
只是她命不好,只有七子福惠幸存,但也僅活到8歲,其余的都不到百日就死了。這一系列的打擊,讓她變得更加虛弱。
可從這一點可知,年妃在當時是非常受寵的。
因為從康熙五十年下旨賜婚到雍正元年,這長達11年期間,王府里只有年氏一個人在生孩子,其他女人一無所出。
難道是其他女子不能生,還是雍正不行?
這當然不可能,只能說,這從側面說明了,這11年來,雍正只和年氏睡覺,或者說他不愿意其他女子為他受孕。
當然,大家可能會說那乾隆帝從哪里來的?乾隆帝在年氏嫁入王府前就已經出生了。
那麼年氏究竟有多受寵呢?這我們可以從年家的發跡說起。
年氏之父年遐齡,原本是以巡撫之職退下來的,享受著從二品的俸祿,但雍正上位后又給了他一個品級,從一品,又加了一個太傅的頭銜,還封了一等公爵。
可別瞧不起這公爵之位,要知道即使是被稱之為晚清三大名臣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這三個厲害之極的人,最高也只被封為侯。
所以,年氏的父親得封為公爵,那已經是所有漢人的最高爵位了。
而年氏的大哥年希齡,也是秘書出身,曾擔任過廣東的小官,直到雍正繼位后,才被提拔為廣東巡撫。
二哥年羹堯,清朝著名的大將軍,在康熙時期就已經頗受重用,以不到30歲的年紀出任四川巡撫,為平定西北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年羹堯更是為雍正順利登位,立下了汗馬功勞,也因此讓世人認為,年氏得寵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哥哥。
可事實上年家是因為年氏一人,全部得到了雍正的重用。
特別是年羹堯,雍正讓他總攬西部多省的軍政大權,有關西北的事務,雍正也都會征求年羹堯的意見。
當然,這些過度的寵信也跟年羹堯的軍事本領有關系。
但事實上,雍正在這時早就對年羹堯起了殺心。尤其是雍正二年,年羹堯二度入京,更是鬧得滿城風雨,「大將軍歸來,年大將軍歸來」,儼然一副歡迎皇上的架勢。
最離譜的是,他竟然讓蒙古王公和公主的駙馬給他下跪,如此倨傲的樣子,也徹底激怒了雍正多疑的心。
可即便如此,雍正也只是免去年羹堯大將軍的職務,調到杭州任將軍。
而此時的年氏病重,雍正不忍年氏傷心,將這些全都隱瞞了下來。
在這種情況下,雍正還為了給她沖喜,下令封她為皇貴妃。在清代,皇貴妃可是相當于「副皇后」了。要知道清代皇后尚在的情況下,是不能封貴妃的,就是避免爭權的事件出現。
直至雍正三年十月,年妃去世后,雍正才著手整治年羹堯,收集他的92大罪責,將他處死。而年家也沒有因此受到很大的牽連。
年遐齡、年希堯不過是革職而已,年羹堯一家,除年富外,其余年滿十五歲者,均流放邊疆。
據《清皇室四譜》記載:「年羮堯剛愎殘逆之性,朕所素知。其父兄之教,不但素不聽從,向來視如草芥,年遐齡、年希堯皆忠厚安分之人,著革職免罪。」(這是原話),從這可知年妃父兄均沒有因為年羹堯被奪去一等公爵的稱號。
謀反罪,竟然沒有株連九族,這在當時是不可思議的存在。不僅如此,雍正為了和年妃合葬,想盡了辦法。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按照祖制,只有皇后可以和皇帝合葬。年妃只是皇貴妃而已,如何才能和自己合葬呢?
為此,雍正將曾幫助自己上位的十三王爺允祥的生母封為皇貴妃,并將她與康熙合葬在一起,這樣一來祖制打破,年妃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和自己合葬了。
十年后,雍正的靈柩進入了清西陵,與他的皇后和皇貴妃葬在了一起。
都說皇家無情,而歷史上的雍正卻有在用心守護著自己心愛的女子,讓她不至于受到傷害。
與《甄嬛傳》中記掛著「白月光」純元皇后,又網絡一切美女的大橘子,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人。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