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于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文|粉豬君
編輯|粉豬君
«——【·前言·】——»
1991年的8月份,香港影壇的暑期檔正進行的如火如荼,拿下年度票房冠軍,并打破歷史紀錄的《逃學威龍》還沒下映,而前作有著不俗成績的《賭俠2》,也已經訂好了要在8月22號登陸各大戲院,勢必狂攬一波票房。
面對著周星馳的氣勢洶洶,基本上沒有別的電影公司,敢在這一檔期推出自己的作品,生怕遇到他會尸骨無存,然而就在8月15號,這兩部大作前后夾擊之下,嘉禾電影卻推出了一部早已經不流行的古裝功夫片。
這部作品的主演既不是嘉禾的台柱子成龍,也不是票房號召力極強的周潤發,而是一位早就離開影壇多年的過氣影星,他雖然在八十年代的時候,也推出過三部賣座電影,但卻從未拿過香港本土的票房冠軍,總體成績只能說是一般。
在外界看來,這部作品面對著周星馳的兩部大片夾擊,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慘敗收場,但是任誰都沒想到,這部「落伍」的古裝功夫片,一上映便引起了巨大轟動,不但跟《賭俠2》打的有來有回,而且還讓本片的主演再次翻紅,成為了日后名震影壇的「功夫皇帝」,而他的名字便是,李連杰。
«——【·黃飛鴻的鼻祖·】——»
雖然大家最熟悉的黃飛鴻是李連杰,不過他并不是第一個,在電影中扮演這個角色的演員,1949年10月8號的《黃飛鴻傳之鞭風滅燭》,是影史上第一部以黃飛鴻為題材的影片,主演關德興出身梨園,本身也精通武藝,所以影片上映后反響不錯。
在之后的二三十年中,他便接連出演了,七八十部黃飛鴻電影,因此在李連杰之前的香港影壇,大家一提到黃師傅,那想到的肯定就是關德興。
雖然劉家輝,成龍等人,也都曾先后扮演過這個角色,但仍然無法跟關德興相提并論,以至于那個時期的電影中,比如《富貴列車》《最佳拍檔》等片,都會致敬這個系列的黃飛鴻。
了解徐克的觀眾們應該都知道,他非常喜歡翻拍經典,像《英雄本色》《倩女幽魂》,《新龍門客棧》還有《刀》等作品,都是翻拍自五六十年代的老電影,而《黃飛鴻》這個如此經典的IP,自然也進入了他的視野。
據說在徐克的電影工作室里,有這麼一個小黑板,上面寫著各種拍攝計劃,其他的每次都是寫了擦擦了寫,但黃飛鴻始終都在上面沒動過,而徐克真正想要下手拍攝這個IP,是在1986年。
«——【·周潤發,狄龍的黃飛鴻·】——»
當時由他監制的《英雄本色》火爆香港,主演們全都迎來了事業的新高,他便想著讓狄龍來演黃飛鴻,因為狄龍長相英俊,身材魁梧,跟壯年時的關德興很像,另外讓周潤發來演梁寬,他們一個代表中國傳統的固執,一個代表市井文化的活潑,兩者的沖突會很有看點。
然而他的計劃雖然好,但誰知周潤發那兩年越來越紅,而且拍攝的也都是現代時裝片,風衣墨鏡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讓他帶上瓜皮帽,出演一部古裝功夫片,著實是有點冒險了,因此這個計劃便擱置了下來。
1988年,李連杰遠赴美國發展,受羅維的邀請拍攝了《龍在天涯》,雖然他之前也在香港影壇,推出過賣座的「少林三部曲」,但1989年的時候他顯然已經過氣了,因此本片只收獲的600多萬的票房,排在年度票房榜前五十開外。
《龍在天涯》劇照
不過好在這期間他認識了一個人,一個改變了他命運,但又為他帶來無數麻煩的家伙,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羅大衛,他是羅維的兒子,在《龍在天涯》拍攝期間,不知怎麼的就跟李連杰認識了,并且還忽悠著做了他的經紀人,然后背著父親把李連杰介紹給了自己的母親劉亮華。
為什麼說是背著羅維呢,因為當時的劉亮華已經跟羅維失婚,在嘉禾電影擔任高管職務,坊間還盛傳她是嘉禾老闆,鄒文懷的紅顏知己,所以羅維肯定不會同意,讓李連杰離開自己簽約嘉禾的,只是他沒想到,這次被兒子在背后捅了一刀。
李連杰通過劉亮華的關系,跟嘉禾簽了四部片約,羅維再次與一位功夫巨星擦肩而過,要說羅維也真是夠慘的,老婆被嘉禾挖走了,一手發掘的成龍被嘉禾挖走了,現在想要捧的李連杰又被嘉禾挖走了,估計他晚上睡覺做夢,都想著怎麼干掉鄒文懷吧。
羅維
«——【·黃飛鴻之前的試水之作·】——»
在拿下了李連杰的合約后,劉亮華便找到了徐克,對他講,嘉禾有過兩個功夫巨星,一個是李小龍,一個是成龍,現在想要再打造第三位,你感覺李連杰能不能行,徐克雖然是金公主的人,不過他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自由的。
80年代初在新藝城混的時候,就出來給嘉禾拍過一部《新蜀山劍俠》,當時便是劉亮華在其中撮合的,面對著老熟人的詢問,他直接說道:可以試一試,接著便與李連杰合作拍攝了一部電影,不過不是《黃飛鴻》,而是《新猛龍過江》。
本片講述了元華飾演的武師陳厚德,遠赴美國開設寶芝林,期間收了一個外國徒弟,但他學成后卻仗著年輕力壯,把師父打成重傷,李連杰飾演的阿杰,是陳厚德在國內收的徒弟,他前往美國探望陳厚德,并幫助師父打敗外國徒弟的故事。
徐克對于這部電影還是挺重視的,制作本片的時候,《笑傲江湖》也在拍攝之中,但為了觀察李連杰的潛力到底怎麼樣,身為監制的他還是扔下劇組去了美國,然而電影拍攝完成后,嘉禾方面卻對李連杰的票房號召力沒什麼信心。
畢竟他都好幾年沒推出過賣座電影了,在當時的香港影壇,實打實的屬于是過氣影星,于是《新猛龍過江》連大熒幕都沒登上,便被直接雪藏了,等一年多后李連杰靠著《黃飛鴻》爆火,本片才改名《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 》,蹭著熱度上映騙了一波票房。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在《龍行天下》拍攝期間,劉亮華問了徐克這樣一個問題,你之前一直想要拍《黃飛鴻》,如果用李連杰來拍怎麼樣,徐克回答可以啊,他演梁寬挺適合的,這句話現在聽來好像在嘲諷,其實在那個年代來講,是很正常的一個回答。
因為之前關德興演的黃飛鴻,全都是儒家風范的家長形象,李連杰是個功夫小子,當然是演梁寬了,然后讓元華演黃飛鴻,《龍行天下》中,他扮演李連杰的師父就挺合適,然而劉亮華卻對徐克說,我的意思是,讓李連杰來演黃飛鴻。
«——【·成龍差點演了《黃飛鴻》·】——»
徐克一聽這話就有點為難了,李連杰演了黃飛鴻,面相老成的元華就不可能演梁寬,只能挑選別的演員來演了,看著徐克有點猶豫不定,劉亮華便提出了一個頗為大膽的建議,如果李連杰有條件做黃飛鴻,那麼他的幾個弟子我來幫你搞定。
可以讓洪金寶來做豬肉榮,然后元彪來做鬼腳七,雖然大家看到的版本中,元彪演了梁寬這個角色,但現實中他的腿功是很好的,最適合演鬼腳七,幾年后他自己還投資了一部電影,演的正是鬼腳七這個角色。
既然他做鬼腳七,那麼梁寬讓誰來演呢,有了洪金寶,有了元彪,演梁寬的當然就是成龍了,徐克當時聽到這個計劃就驚呆了,這三個人都是影壇的大佬,讓他們來演李連杰的徒弟,那怎麼可能,但劉亮華卻說,這個事情我去處理,你完全不用擔心。
可能有觀眾會問,為啥劉亮華要費這麼大的勁捧李連杰呢,其實這也應該是多方面原因疊加的,于公,她要為嘉禾再打造出第三位功夫巨星,于私,李連杰的經紀人是自己兒子,他紅了,羅大衛能拿到的好處肯定少不了。
然而她的計劃是夠宏大,但落實下來就沒想象中那麼容易,洪金寶成龍幾人收到消息后,并沒有直接的拒絕,而是說回去考慮一下,等他們商量好后,給出的回答是沒辦法參演,因為于占元是北派出身,現在讓他們幾個去演南派宗師的徒弟,肯定是過不了師傅那一關的。
不過他們還是給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三個人一起出演是不可能,但是卻可以讓元彪來演梁寬,為了說服師父那邊,劇情也要改一改,梁寬不能是普通的配角,他得和黃師傅平起平坐雙線并行。
所以在《黃飛鴻之壯志凌云》中,我們能看到梁寬的戲份,確實比牙擦蘇,豬肉榮多的多,甚至于還嘗試著追求十三姨,成了黃飛鴻的潛在情敵。
徐克早就知道,劉亮華的計劃不太可能成功,現在元彪能夠參演也算很不錯了,于是在1990年7月份,經過諸多磨難,《黃飛鴻》得以正式開拍。
«——【·經典終于誕生·】——»
回看徐克的這些翻拍作品,基本上都對原作進行了大幅度改編,本片當然也不例外,如果說之前的關德興版本《黃飛鴻》,只能算是功夫片的話,那麼徐克版本的《黃飛鴻》,則可以看作是武俠片,而功夫片與武俠片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
那就是前者的賣點是拳腳,動作戲份占據了主要地位,而后者則更注重「俠」的精神,以及人物的塑造,很明顯,徐克鏡頭下的黃飛鴻,是完全符合「武俠」定位的,為此他還把之前黃飛鴻電影,慣用的民初故事背景往前面挪了幾十年。
將黃飛鴻放到了清朝末年,風云變幻,華洋交雜的動蕩年代,讓黃飛鴻這個懲奸除惡的市井高手,升級到了民族英雄的層次,也讓電影整體飽含著家國和時代的大格局,本片的英文片名翻譯過來是《中國往事》,從這里也可看出徐克的野心之大。
年代背景的變化,使得電影整體造型,與之前的諸多版本有了很大區別,比如關德興的黃飛鴻,是戴著瓜皮帽,穿著唐裝,頭髮不用剃,成龍的黃飛鴻也是披肩長發,而李連杰版的黃飛鴻就把頭給剃了,還留著辮子,穿長袍、馬褂,而這身行頭,也是映射他思想變化的重要元素。
在影片剛開始的時候,黃飛鴻實際上還是一個偏向于保守的人,但是外來文化的沖擊,卻讓他的思想發生了動搖,與十三姨的一番對話就可看出其內心的掙扎。
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變故之后,黃飛鴻的保守思想開始松動,尤其是在影片的末尾,嚴振東死前的一番話,讓他的徹底覺悟了,思想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為第二部《男兒當自強》埋下了伏筆。
還有電影最后的一個場景,黃飛鴻和提督站在船頭上,他們望向遠方,說出了這樣一段經典對話,讓影片的立意再次凸顯無疑。
當然本片作為一部武俠電影,除了家國情懷的表現之外,動作戲也是非常的精彩,徐克最初想請,黃飛鴻的嫡系傳人做武術指導,有人說是劉家良,有人說是劉家榮,不過不管是哪一位,他們確實在動作里面方面,與徐克產生了沖突。
徐克想要的是那種,天馬行空的武術招式,而劉家榮作為洪拳子弟,崇尚的是硬橋硬馬,于是對徐克說「這樣的電影放出去,我們洪拳十萬弟子都會笑死」,但徐克卻不以為然,堅持要這樣的武術設計,因此劉家榮便退出了劇組。
好在片中還有一個客串演員,就是那個跟嚴振東對打的岳師傅,他的扮演者是袁祥仁,這也是香港影壇的知名武術指導,因此徐克便讓他接替了這項工作。
起初的動作戲份設計很順利,但是在最后拍攝佛山無影腳的時候,他卻怎麼都無法達到徐克想要的效果,因此袁祥仁便請出了自己的大哥---袁和平,那經典的佛山無影腳就此誕生。
看得出這第一集的無影腳,跟之后幾集的無影腳還是有區別的,畢竟此時還要稍微考慮點地球引力,而踢出這一腳的人也不是李連杰,影片在拍攝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李連杰就從高處跌落摔斷了腿。
后面的武打戲份他只拍攝上半身的動作,而下半身的動作戲份,都是由熊欣欣等人做的替身,不過展現出來的效果,卻也是相當不俗。
«——【·李連杰終于翻身了·】——»
本片于1991年8月15號,登陸了香港各大戲院,最終斬獲了2900多萬港幣的票房,雖然只排在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第八名,但在前有《逃學威龍》,后有《賭俠2》的情況,能拿到這個成績,已經算相當不錯了。
而且在東南亞市場,本片都是非常的賣座,尤其是韓國,因為李連杰之前少林寺系列的賣座,讓這部《黃飛鴻》直接擊敗了,成龍,周潤發等人,拿下了那一年韓國電影市場,最賣座的華語片冠軍。
另外在第二年的金像獎頒獎禮上,《黃飛鴻》力壓所有高票房電影,一舉拿下最佳導演、最佳配樂,最佳剪輯、最佳動作指導等四項大獎,可以說獲得了巨大成功,而這也自然也讓第二部的拍攝提上了日程。
«——【·結語·】——»
當然收獲最大的還是李連杰,雖然《少林三部曲》的成功,已經讓他有了不小的名氣,但在《黃飛鴻》之前,1988年的《中華英雄》,1989年的《龍在天涯》,全都是票房慘敗,《龍行天下》還因此被雪藏無法上映,他的事業毫無疑問進入了最低谷。
而《黃飛鴻》這部電影,就如同《英雄本色》之于周潤發一樣,李連杰終于再次站了起來,并在幾年后迅速的成為了「功夫皇帝」,不過此時的他卻不知道,一年后的自己,將會跟嘉禾公司鬧掰,并間接導致自己的經紀人身亡。
不過這都是1992年要講的故事了,今天咱們就先聊到這里,喜歡的朋友麻煩點個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