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香港電影曾經有過極度輝煌的黃金年代,經典頻出,金曲流傳,留下許多感慨和回憶。尤其關于瀟灑俠氣,江湖情仇的電影,喚起了無數人對「武俠」世界的向往。
現在偶然再聽到當年的金曲,經典畫面和台詞仍會在腦中播放。「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黃霑寫下的許多歌詞,留下的許多歌聲,還有他的那份豪氣、傲蕩,依然讓人懷念。
黃霑這個人,得的贊譽極多。他一生創作超過2000余首作品,對香港的文化繁榮貢獻極深,更是成就粵語流行歌曲空前的盛況,與金庸、蔡瀾、倪匡并稱為香港的「四大才子」。
人們將他比肩才子柳永,有井水處皆唱其詞,這是在夸他的才華。又將其看作心懷壯志的白衣卿相,俠肝義膽,這就是說他的氣骨。
但什麼人一旦被奉上神壇,身上的煙火氣就被沖淡了,癖好、性情,還有做的錯事,也就容易被忘記。
黃霑是有好有劣的一個人,他才華橫溢,大有想法,但也好酒愛錢,拋棄女人,也被女人拋棄。他有太多充滿活力的故事,雖去世近二十年,但他的形象也依然生動如昔。
黃霑,本名黃湛森,英文名James。1941年3月16日,黃霑出生于廣州,家里八個兄弟姊妹,他排行第六。八歲的時候,黃霑隨同父母移民到了香港,1963年畢業于港大中文系。
黃霑才華橫溢,文采飛揚,卻從來不是個循規蹈矩的人。黃霑小時候,父親在渡輪做過多年的小工,又在碼頭當過苦力工頭,在底層生活里摸爬滾打過,平時講話也是大大咧咧,臟話連篇。
黃霑跟著父親有樣學樣,出口成臟,下流段子更是滔滔不絕。
成名后,他甚至專門寫了一本《不文集》,來記錄[成☆人☆笑☆話],結果此書一路暢銷,他也因此被起了個綽號叫「不文霑」。黃霑對這個綽號也是大方接受,毫不避諱。
黃霑為人爽快,人緣極好。讀書的時候,他還為了兄弟情義,與人打架。這一架雖然輸了,黃霑卻經常沾沾得地作為談資,因為他是和後來的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打的。
那時,他和李小龍同為喇沙書院的學生,李小龍和黃霑的兄弟有了矛盾,黃霑就出頭要與李小龍決戰。打了不到十分鐘,黃霑就傷痕累累,落魄告敗,卻與李小龍不打不相識,成了好友。
進入娛樂圈之后,黃霑不止作曲填詞,也做過導演、拍過戲。他還十分喜歡張國榮,每次見到,都迫不及待要親親,特意為他寫文章《我好中意 Leslie》,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黃霑填詞是一絕,雖然常常自稱填詞交的是行貨,實際上卻非常用心,甚至還翻看古書尋求靈感。他填的,都是一響起前奏就帶人回到那個年代的好曲。
會填,也會唱。黃霑關于江湖的歌里,總是有疏闊俠氣,透著洶涌豪情。據聞,黃霑有時候不滿意自己唱歌的狀態,就讓助理出去買一瓶白酒,喝到半醉半醒之后,再去錄音棚放聲一唱,配著刀光劍影的畫面,經典橫空出世……
寫《上海灘》的時候,黃霑屢次交詞,對方都不甚滿意,勸他回去再改改。
黃霑郁悶無主,正不知如何,有一次上廁所的時候突逢腹瀉,一「瀉」千里,頓時穎悟非凡,大筆一揮,寫下:「浪奔,浪流,萬里濤濤、江水永不休……」這下立刻通過,黃霑的腹瀉感想也就被長久傳唱了。
黃霑也總不記得自己的歌詞。在羅大佑演唱會上,他被邀請上台共唱一曲《滄海一聲笑》,兩人性情中人,唱得氣勢滔滔,豪情萬丈。
但有趣的是,開始剛唱了一句,黃霑就從口袋里掏出歌詞紙,笑道:「不好意思。我不記得歌詞了,我真的不騙你。」
黃霑賺過錢,也賠過錢,與其他明星不同,黃霑沒有在浮華世界里忘記學術。2003年,63歲的黃霑在香港大學修得文化研究的博士學位,論文寫的是香港流行音樂。年歲已暮,在論文里,黃霑喟嘆道:「粵語流行曲已完全失去從前的優勢。」
黃霑自然也失意過,被唾罵過,風流事做下不少,其中很對不起的,就是他的初戀華娃。當年,十三歲的華娃遇到十九歲的黃霑,兩人拍拖七年后結婚。
華娃對黃霑極其欣賞,也倍加關懷,兩人生下兩個兒子。可華娃懷女兒時,黃霑卻趁華娃大肚移情別戀,與女作家林燕妮出軌。
黃霑與華娃就此失婚,與林燕妮在一起。兩人也曾分外情濃過,還在金庸見證下成婚。只是維持十四年關系后,林燕妮卻對黃霑失去了感情,將其趕出家門。
黃霑痛苦不已,林燕妮卻對這段感情斷得干脆利落,也否認成婚。
林燕妮也是直爽性情,黃霑去世前,已經落魄,去世后香港將他的詞曲拿來歌頌。
林燕妮冷冷直言:「詞壇上他確實是一流大師。奈何到了後來,時代變了,潮流變了。大眾棄他如破履,令他傷心難受。死后再來善頌善禱,太遲了吧?」
九十年代初,黃霑投資失敗,負債千萬。這個時候他最窮困落魄,已結識得比他年輕二十年的富家千金陳惠敏愿意幫助他,黃霑卻堅持還清債務之后,
再在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與其結婚。兩人共度過了最后一段歲月。
晚年,黃霑患上癌癥,卻仍十分活躍,治療過程中不斷掉發,他索性剃成光頭,又邀請其他朋友麥嘉,還有在《大話西游》里扮演唐僧的羅家英,一起做了個新節目《三個光頭佬》。
與病魔抗爭時,陳惠敏也始終在他身邊照顧,可病情擴散,黃霑于2004年11月24日凌晨,于沙田仁安醫院辭世。香港當年的流行樂教父人物就此西去,帶著他一生的遺憾和慰藉,輝煌和寂寞。
黃霑去世后,香港大球場為他舉行追思會,二萬多人涌入大球場,一齊致敬。雖然他已不是當時的流行人物,卻仍然值得懷念。
黃霑自稱「好色無膽、好酒無量、好錢無能」,一生多有快意之舉,離經叛道更是成了習慣,到後來雖然漸漸謝幕于時代。
但他的才氣和情懷,不由讓人感慨,幸好他生逢其時,幸好當年的香港樂壇有他,斯人已逝,歌中的江湖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