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一年一影帝。
這句話不知其所起,但頗為有趣。
而后面一句,當然就是不少人都熟知的「百年周星馳」。
從商業成就來講,他在香港可稱「萬人敵」,哪怕與他并稱「雙周一成」的成龍和周潤發,論及對香港影壇的統治力,也并不及他。
又則雖然只有一個影帝獎項,但鑒于其在喜劇領域的突出表現,就沒有任何人敢輕視他。
故而,影壇群星璀璨,何獨有「百年周星馳」?
無他。
商業與藝術的雙重巔峰。
這非常難得。
放眼香港百年影史。
代復一代,可謂英杰輩出。
從突破百萬票房的1969年開始,截至1999年,不考慮《七十二家房客》和《俏探女嬌娃》這兩次例外,陸續有王羽、李小龍、許冠文、成龍、許冠杰、洪金寶、周潤發、周星馳和郭富城這麼九位演員,登臨過香港年冠的寶座。
他們當然都值得尊敬。
但唯有周星馳一人,不但八度奪得年冠,更創下了連續四年統治香港影壇的赫赫威名,且以一人之力,占據了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影壇的半壁江山。
若延及新世紀過后,他以《少林足球》,首次將香港票房紀錄推高過六千萬大關,且以《功夫》雄踞香港華語片影史冠軍寶座,該紀錄的保持時間,長達七年。
破紀錄次數,也同樣以六次的數量,高居第一。
其中縱然有類型電影優勢的緣故,但李小龍、洪金寶、成龍和李連杰等人,同樣立足自身特點勇闖影壇,或憑功夫,或動作與喜劇雜糅。
道理完全相通。
以此而論。
周星馳非但是華語喜劇的第一人,更可稱香港影壇第一人。
周潤發就在昔年的訪談中講過,沒有人是周星馳的對手,其他演員,包括郭富城和鄭中基等等,都在不同場合表示過,周星馳無人可及。
成龍雖然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就已經從李小龍手上,接過了功夫電影的大旗,但步入八十年代之后,先是被轉投新藝城的許冠杰壓制,后被憑《英雄本色》崛起的周潤發超車,及至周潤發勢頭漸歇,周星馳又陡然君臨影壇。
直到1995年及后,成龍方以三連冠的成績,登頂香港影壇,一吐胸中塊壘。
李連杰在香港的票房很穩定,卻始終不敵雙周一成。
余者更無可論。
甚至多年以后,當周星馳拍完《長江七號》之后,隱入幕后,在內地影壇又接連創下,絕大多數人都難望其項背的商業佳績。
至此或可說這麼一句話。
無論是過去、當下還是未來,甚至放大到整個華語影壇,以演員兼及導演的身份而論,都不可能有人會超越周星馳。
商業成就,是「百年周星馳」的第一個注腳。
2002年,周星馳晉級金像獎影帝。
自編、自導、自演,外加出品、制作和監制,以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三項大獎,橫掃了昔年的金像獎。
這樣的光環,足以令人略過這部電影的商業戰績。
唯一應該問的,是周星馳究竟有多強?
想做導演的演員很多,歷史上當然也有很多演員有過嘗試,且不少人也有值得激賞的成就。
比如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和制作過《猛龍過江》,許冠文巔峰期的幾部都電影,都是自編、自導和自演,洪金寶和李修賢、鄭則仕也以自導、自演的《提防小手》、《公仆》及《何必有我》,奪得金像獎影帝。
此外在天王陣營,黎明以《搶紅》為導演首秀,大敗虧輸,劉德華和郭富城都曾在不同場合表示,希望有機會獨立掌控一部電影,但迄今仍「只聞樓梯響」。
內地的鄧超,隔三差五就秀一把,還總是在喜劇領域發力,但次次都灰頭土臉,徐崢不錯,但可能《泰囧之人再囧途》就是他的巔峰。
唯有一個王寶強,繼2017年《大鬧天竺》慘敗之后,臥薪嘗膽,六年后以一部《八角籠中》成功翻身,但若以導演視角考量,仍需觀察。
還有誰?
換個角度來說。
任何一個演員或者導演,有《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和《功夫》這樣幾部作品為根基,都會有足夠的底氣,去與任何人,較量作品厚度、演技高低乃及導演能力。
當然,有這麼一種觀點,認為周星馳的演技,整個香港影壇無敵,比如或有一個群體,可稱為「星吹」,可以王晶導演為首。
所謂「星吹」,當然是一句笑言。
但說演技無敵,這非但并不理性,也顯然并不客觀。
以喜劇天賦及臨場機變而論,周星馳以其極簡和精當、卓越的創造力和創意,當然可稱業界第一,也是天生的主角,而非以表演迎合他人,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若將視線越過喜劇的疆域,情況就將不同。
動作與喜劇電影,是相對特殊的兩大類型,連帶著,也令演員的表演方式變得特殊。
就其外的電影來講,雖則沒有這兩種類型電影的強烈風格,卻也因之,有了劇情上極廣的適應性和變化,演員的表演,也隨之千變萬化。
所以相形之下,就有高下互現。
隨便舉幾個例子。
上世紀九十年代,《阿飛正傳》里的旭仔,不羈、放蕩而又叛逆,《情人》里的東尼,東方式的含蓄與隱忍。
零零年代,《花樣年華》里的周慕云,壓抑而熱切、欲行又止,《無間道》里的陳永仁,三年復三年的絕望、驚懼與爆發,《父子》里的周長勝,市井悲涼與原始的爆炸力,《色·戒》里的易默成,灰暗、暴虐如黑夜,《投名狀》里的龐青云,大志,腹黑與虛偽同在。
一零年代,《最愛》里的趙得意,狡獪、粗俗而深情,《百年浮城》里的布華泉,尋根意向與氣度漸生,《寒戰》里的劉杰輝與李文彬,一個沉穩壓場,另一個姿態雄奇,《大追捕》里的王遠陽,情到深處的執拗,《無雙》里的李問,詭譎多面、不可揣度,《濁水漂流》里的輝哥,昏聵而令人悲憫。
試問,周星馳可以挑戰其中哪一個角色?
其實縱然在絕對的理性基礎上,都還仍有一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定義限制。
比如上述某些角色,或與形象或演員特質有關,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演員在表演上,都有各自的天賦和卓越的創造能力。
故而無敵二字,需有條件。
然綜合而論。
在電影的維度,合導、演于一身者,無人可勝周星馳。
更如開篇所述,周星馳的強大,來自商業與藝術的雙重巔峰,非但尤其難得,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
故而,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
無雙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