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金針獎。
出自香港電台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
系終身成就,以表揚個別從事音樂行業者,在香港流行音樂領域的卓越成就和貢獻,但也包括戲劇、古典音樂以及民樂領域在內。
其權威性毋庸置疑。
已經拿過該獎的歌手,按頒獎順序,包括有許冠杰、徐小鳳、羅文、林子祥、鄧麗君、譚詠麟、梅艷芳、張國榮、張學友、汪明荃、鄭少秋、杜麗莎、陳百強、葉倩文、甄妮和鐘鎮濤。
其中鄧麗君和陳百強都是追頒,而名聲頗盛的黃家駒并未獲得。
而大家應該都已經看到。
四大天王當中,只有張學友一人拿到了該獎。
那麼在天王年代的巔峰歲月過后。
金針獎如何花落?
人都有勝負心。
但張學友在這個獎項上拔得頭籌,也足證其在粵語歌壇的地位,確實要勝過另外三位天王,這一點無可否認。
而接下來的事情,就變成,余下三位天王拿不拿、幾時拿、順位如何?
當然,金針獎也并非盡符人心。
比如女歌手陳慧嫻和林憶蓮,無論資歷還是實力、作品,拿金針獎應該都毫無疑問,卻迄今未有傳出任何消息或者動向。
也包括劉德華、郭富城、黎明、王菲、鄭秀文、李克勤、陳慧琳、許志安等人,其實也都屬粵語歌壇的王、后之選或者英豪群雄,從能力與資格角度而論,都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故而或可推論,拿這個獎,對這個名單里的人來講,應是一種必然,至于幾時和順位的問題,無非就是一場「論資排輩」。
但當涉及三位天王,或更為頭疼。
先來看看獎項定義。
也即流行音樂領域的卓越成就和貢獻。
何謂卓越?
以天王年代而論,十大勁歌金曲的最受歡迎男歌手獎、金曲金獎,十大中文金曲的全球華人最受歡迎男歌手獎、至尊金曲獎,乃及叱咤樂壇的男歌手金獎、至尊歌曲大獎,這些頂級大獎,四大天王悉數拿遍。
當然,若以「大滿貫」概念和一些獎項的具體歸屬論之,四人略有參差。
但不妨礙他們是絕對的大贏家。
若以銷量情況而論,他們同樣可與許冠杰、譚詠麟和張國榮三位前輩并列,甚或基于年代關系,可戰而勝之。
比如郭富城出道三張專輯皆破百萬張、張學友的《吻別》達四百萬張,而劉德華的《忘情水》至三百八十萬張銷量,這些成績,即便放眼整個華語樂壇,也可以說一句罕有。
再可言及的是個人影響力。
可能絕大多數天王擁躉,都會陷入爭執誰人更紅的窠臼當中,比如誰人為首、誰人墊底,似乎少說一句就會吃了大虧。
但實際上,所謂首尾,從來都難以定論。
有這麼一種言論。
劉德華與張學友可爭四大天王之首的位置,而黎明與郭富城,一決高下的結果,無非也就是第三或者墊底。
也有人統計過四人入選頒獎禮的金曲數量,似乎也能分出個一二三四。
然而客觀一點探討,張學友和劉德華的資歷,要早上起碼五年,但換句話說,二人花了七年時間,才登頂粵語歌壇巔峰地位,而郭富城與黎明只用了兩年,就完成了任務,其中郭富城甚至尚未發行自己的首張粵語專輯。
出道有先后,唱功有參差,傳唱度有高低,拿獎同樣有先后,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故而這些昔年故事,可理性待之,無須強分高下。
不過以前談過這麼一個話題,金針獎是不是天王的必需品?
因為如前述,從實力和邏輯上來講,四大天王都毫無疑問具備資格,但從個人履歷而論,卻未必見得。
比如劉德華和郭富城,在音樂之外,更有電影領域成就的強勢附加,甚至從一開始,對比張學友和黎明,二人在影壇的光芒就要更為耀眼。
以商業效應而論。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劉德華以十年積累,獲「五大巨星」稱號,也是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的常客,而郭富城出道旋即人氣高漲,連續與劉德華合作三部電影,皆票房頗佳,更于1996年簽約嘉禾電影,推出《風云雄霸天下》,一躍化龍。
到2000年左右,當雙周一成淡出,他與劉德華、梁朝偉和鄭伊健,可并列香港影壇最具叫座力的演員。
其后劉德華繼續在商業路線上狂奔,而郭富城轉向打磨演技。
2005年,劉德華又獲得一個里程碑式的桂冠加冕,也即香港歷史票房總冠軍的頭銜,雖因采取了「出演即計算票房」的方式,而致數據略有浮夸,但總歸仍有其意義。
郭富城則以《寒戰》為號角,重回商業巔峰陣營。
多年以后,劉德華手持三個香港年冠、兩部在內地突破十億票房的電影,而郭富城同樣奪得三個香港年冠,并破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紀錄,另外手握三部在內地突破十億層級票房的電影。
毫無疑問,二人仍然站在香港影壇的頂峰。
更有《風云雄霸天下》、《暗戰》、《無間道》、《父子》、《最愛》、《百年浮城》、《寒戰》、《桃姐》、《踏血尋梅》及《無雙》等絕對佳作在手。
以此可論。
他們對金針獎的期待,或遠不及昔年樂壇競爭白熱化的年代。
但期待值是一回事,邏輯、理論和獎項本身該如何演進,又是另外一回事。
故而回到前述話題。
當年,幾人廝殺到天昏地暗。
黎明來勢洶洶,出道第四年,即從前輩劉德華手里奪走最受歡迎男歌手獎,劉德華頗為不忿,次年贏回,然后又輸。
而最勵志的天王,非郭富城莫屬。
他1992年回到粵語歌壇,為應對戰況激烈的局面,決然放棄此前在華語樂壇打下的大好江山,轉而以《狂野之城》、《鐵幕誘惑》和《純真傳說》等唱片轉型、發力,歷時六年,終于登臨巔峰,更在1998年創下一人獨攬三大樂壇頒獎禮男歌手頂級大獎的空前紀錄。
在天王年代,他們壟斷了所有的樂壇男歌手大獎。
夠不夠?
若以粵語歌壇的資歷而論。
金針獎的花落。
或應該按照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這樣一個順序,畢竟入行有先后。
但也可能事出例外。
畢竟世事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