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兒鄭安儀早前離世令人唏噓,讓好久沒在媒體露面的鄭少秋上了一波熱搜。
從19歲入行至今大半個世紀,鄭少秋稱得上內地觀眾最熟悉的香港老藝人,不止是他早期經典作品《楚留香》《戲說乾隆》中風流倜儻的形象深入人心,而且豐富的感情生活同樣廣受議論。經歷三段婚姻,4個女兒同父不同命,可謂一生女人債。
他的歷任伴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肥姐沈殿霞,畢竟她在香港演藝圈有著出色的成就和地位,又是鄭少秋事業上的「貴人」。雖說外形上的差異一度讓兩人戀情被外界不看好,但擋不住肥姐愛的癡纏,即便失婚多年仍放不下鄭少秋,在節目上大談特談相處細節。
現任太太官晶華呢,平時都處于隱身狀態,跟鄭少秋結婚后幾乎沒在媒體上露面。由于不笑的時候有些「兇相」,經常被媒體寫對著鄭少秋「黑臉」「怒罵」,一言不合就發火離開。
鄭少秋倒是不惱怒,對她言聽計從,笑稱官晶華本性溫柔淑婉,為典型的中國女性,但有些事不要激怒對方,不過她有這個權利要求自己對感情專一,這樣才不會引起誤會。
官晶華的「惡妻」形象,反而降低了鄭少秋背負的罵名。比如肥姐重病期間,媒體指官晶華阻止他前去探望,代替鄭少秋與前妻女劃清界限;肥姐去世后,又曝官晶華不讓鄭少秋管鄭欣宜的事,導致父女見面次數屈指可數.
.....
到了鄭安儀去世,官晶華直接代替鄭少秋發聲,表示秋哥的心情未平復,已經聯系上鄭安儀的母親盧慧茹,由于母親是合法權益人,希望她出面親自處理,其他殮葬問題,如得到允許會盡力幫忙。
這個回應可以說非常體面了,既維護鄭少秋又撇清責任,足以見得官晶華并不像外界所描述的那般只會發火撒氣,本質是精明能干的。
而官晶華淡出熒幕后,一直都是賢內助,照料好鄭少秋和兩個女兒生活起居的同時,還擅長理財,在港台都大手筆購置房產獲利。媒體則將她的行為解讀為在香港沒什麼朋友,因介入肥姐的婚姻遭眾人排斥,只能靠投資打發時間,到寒暑假才能返回台灣跟家人朋友相聚。
實際上官晶華并非簡單的華視小藝員,她的爸爸官蒞銘是台灣竹聯幫元老級人物,據傳被蔣介石認作干兒子,背景與人脈非常厲害。所以當年沈殿霞得知官晶華跟鄭少秋有私情后,毫無辦法,無奈之下只能帶他重回香港發展。
鄭少秋跟官晶華結婚后,明顯收了心,之后再無緋聞傳出,感情持續到現在。今天就聊聊鄭少秋背后的這個女人,看看到底是怎樣一個「狠角色」。
1
官晶華1964年出生于台灣,10歲就進入台灣復興戲劇學校學習京劇,曾用藝名官揚晶。這個「揚」字便是依照學校32個漢字的辦學理念來按輩分排字。
復興戲劇學校全名叫復興戲劇實驗學校,并不是一般的學校。那個年代的台灣劇校大多有著官方背景,由跟隨蔣介石來台灣的外省知名人士創辦與管理,入讀的也幾乎都是外省子弟,就是所謂的「眷村」后代。而這些后代跟竹聯幫又有著緊密關系,后面再詳細說。
這所學校的創辦人正是王振祖,提起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說到他的外孫陶喆就人人皆知了。陶喆的媽媽王復蓉就是王振祖的女兒,他則是活躍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京劇「梅派」名伶,曾有著「山東梅蘭芳」的美譽。
1957年,王振祖創辦復興戲劇學校之初,廣招貧寒子弟,入校學費全免。辦學經費一部分來自王振祖夫妻私蓄,另一部分來自募捐。這在當時算一個很大膽的舉措,因為那個年代台灣京劇「私人挑班制」很難有生存空間,何況是這種辦學性質。
但創校的前10年確實培養出不少優秀的梨園弟子,比如前面提到的王復蓉、後來進入娛樂圈的秦祥林(秦復林)等。而隨著學校弟子整年海外公演,一方面財務出現困難,另一方面人事矛盾逐漸浮現,引發留在台灣的學員集體出走。
到了1968年正式被官方收編改制。
圖為秦祥林剛入學
現在復興戲劇學校已經跟國光藝校合并,名叫台灣戲曲學院。值得一提的是,花費了大半輩子心血在學校上,想要大力培養京劇二代和弘揚民族文化的王振祖,到了晚年卻因厭世在學校自盡。
右一為王振祖
之所以花長篇幅介紹這所學校,是因為改制后復興戲劇學校還承擔了收容不愛念書的眷村子弟的任務。那時候的眷村子弟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一部分到處惹事,不好好讀書;另一部分努力讀書,以到海外留學為人生目標。
雖然不能武斷地說官晶華屬于前者,但眷村弟子身份與在復興戲劇學校讀書的經歷,足以讓她跟這群學生混得很熟,何況爸爸還是竹聯幫大佬。這也有了後來沈殿霞干哥鄧光榮為其打抱不平,跟竹聯幫之間的糾葛。
2
提到竹聯幫,多數人會想到過去的幫主陳啟禮,而他正是隨父母到台灣定居的眷村子弟。那時外省人基本居住在用竹籬笆圍起來的眷村內,竹籬笆內外仿佛兩個世界,外省人與本地人格格不入,經常發生兩方青少年打群架事件。
圖為陳啟禮的葬禮
于是眷村子弟為了自保,結成幫派,1957年在當時的台北縣中和鄉竹林路成立「竹林聯盟」,并以獅、虎、豹、鳳、鴨等五個動物名稱作為支派聯盟區分,這便是最初的竹聯幫。彼時也僅僅是個聯盟形式的學生幫派,後來慢慢發展為不可控的社會勢力。
官晶華的爸爸官蒞銘,早年隨軍入台,后加入竹聯幫。相比陳啟禮這種竹聯幫活躍人士,官蒞銘在網上的公開資料甚少,只能通過元老級身份推斷,他應該為幕后軍師角色,負責暗中籌謀,不大參與前線行動,但在幫派中的威望還是很高的。
有了這層背景,官晶華的演藝之路走得順風順水,亦是復興戲劇學校「揚」字輩中唯一在娛樂圈發展的學員,獨獨碰上的釘子可能就是鄧光榮了吧。
鄧光榮的爸爸鄧博文早年也有江湖背景,曾為廣州洪門致公堂堂主,香港聯公樂的龍頭大佬劉榮駒就做過他的手下大將。鄧光榮進入娛樂圈后,還幫劉榮駒打理過幫派事務,儼然二把手般存在。
作為江湖大哥,鄧光榮十分講義氣,跟娛樂圈不少資深藝人關系很好。于70年代在香港成立了銀色鼠隊流行樂團,包含了張沖、陳自強、謝賢、沈殿霞、鄧光榮、秦祥林和陳皓,均為當時的紅星。雖為玩票性質,但彼此感情甚篤,沈殿霞最小,鄧光榮自然對她非常疼愛。
據媒體報道稱,鄧光榮得知沈殿霞的婚姻被官晶華撬了墻角,馬上帶人到台灣找她算賬,沒想到宮晶華背景強大,鄧光榮只能作罷。其實他知道自己脾氣火爆沒什麼好處,曾自嘲不要強出頭,保護好自己才能生存。
時過境遷,這道坎在在他心里一直過不去,2008年沈殿霞的追思會上,鄧光榮當面質問坐在台下的鄭少秋,為何沒盡丈夫與父親的責任,讓鄭少秋上台來講清楚。令得場面一度尷尬。
原本沒安排上台發言的鄭少秋,在鄭欣宜的陪伴下先脫帽,對著沈殿霞的遺照鞠躬。一向注重儀容的他,首次當眾露出禿頭,似無聲地反抗這些年自己也很辛苦。發言完后,鄭少秋主動伸出友誼之手,仍遭鄧光榮撥開。
這段三角關系中的當事人官晶華很低調,曾在1999年首次透露當年造成鄭少秋跟沈殿霞離異,內心感到非常抱歉,自此再沒回答任何問題,也就無從知曉鄧光榮跟竹聯幫人士到底如何過招。
3
縱觀官晶華的演藝生涯,從1984年參與台灣中視的八點檔連續劇《少林小福星》,到1989年跟鄭少秋正式注冊結婚后退圈,只有短短的5年。而在1985年跟鄭少秋拍攝《楚留香新傳》時,就已一見鐘情,可以看出她的事業心沒那麼重,進娛樂圈玩票性質更大。
有著京劇武打功底,長相清秀,加之背景不凡,官晶華還是受到貴人提攜,獲得了很多演出機會,比如《楚留香新傳》在選角的時候,導演就特別留意了還是學生的她。
最初飾演的女殺手櫻子只有一集戲份,開拍后不斷為其改劇本加戲,角色戲份僅次于女主角米雪。
這在當時按資排輩的台灣娛樂圈很少見。
成為華視正式藝員后,官晶華第一部戲就是根據梁羽生小說《飛花逐月》改編的武俠電視劇,次年就扮演馮寶寶主演的《楊貴妃》里楊玉環身邊好友寒玉。戲份有多重呢?從少女時代兩人一起亮相,到最后一集楊玉環自縊,寒玉都陪在身邊,角色分量能與主角分庭抗禮了。
自此,官晶華成為華視力捧的新星,一躍成為女主角。在《圣劍飛鷹》中跟劉雪華平起平坐,《飛象過河》中與胡瓜、劉家輝搭檔,更一再成為華視電視台周刊封面人物,風頭一時無二。
真正讓官晶華為大眾熟知的角色是《京華煙云》中牛素云,最初選角時定的演員并不是她。後來由于檔期問題,原定演員無法參演,官晶華算臨時救場。
而這個官家大小姐被她演得很精彩,從早期的刁鉆古怪,到動亂后視死如歸,讓人恨也讓人悲。精彩程度不輸趙雅芝飾演的姚木蘭,憑借該角色官晶華獲得金鐘視后提名。
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官晶華選擇息影照顧家庭,當時台灣的不少圈內前輩都為她感到可惜。其實她也不算完全退圈,雖然沒有經營自己的事業,卻將鄭少秋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條,經常被媒體拍到當跟班夫人,與外界對接的事宜都會參與,不少節目導演都對她敬畏三分。
鄭少秋曾對外說,喜歡男主外、女主內的相處模式,可能自己小男人,女強人駕馭不了。鄭少秋的話只說對了一半,官晶華只是看起來小女人,骨子里還是女強人,上至財產管理,下至衣食住行,完全套牢鄭少秋。所以鄭少秋才乖乖當了這麼多年的「老婆奴」。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